[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004.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玮峰;叶名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桑瑞斯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16;B02C18/22;B02C18/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陈章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涂料 生产 挤压 研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涉及粉末涂料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解决难以对进入装置内部各个位置的物料进行挤压研磨的问题。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研磨套,所述研磨套上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与研磨套设置为贴合,所述套环与研磨套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研磨刃,所述研磨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研磨刃以套环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研磨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护壳,所述电机护壳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护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是以固体树脂和颜料、填料及助剂等组成的固体粉末状合成树脂涂料。和普通溶剂型涂料及水性涂料不同,它的分散介质不是溶剂和水,而是空气。它具有无溶剂污染,100%成膜,能耗低的特点。粉末涂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的涂膜外观(光泽和流平性)较差,与金属之间的附着力也差,所以在汽车涂装领域中应用极少,汽车涂装一般采用热固性粉末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是以热固性合成树脂为成膜物质,在烘干过程中树脂先熔融,再经化学交联后固化成平整坚硬的涂膜。该种涂料形成的漆膜外观和各种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均能满足汽车涂饰的要求,而现有的粉末涂料工艺中的粉末在进行生产时,常常需要使用挤压研磨装置来对其进行研磨操作。
而现有的挤压研磨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常常难以对进入装置内部各个位置的物料进行挤压研磨操作,进而影响到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解决难以对进入装置内部各个位置的物料进行挤压研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挤压研磨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研磨套,所述研磨套上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与研磨套设置为贴合,所述套环与研磨套固定连接,所述套环上设置有研磨刃,所述研磨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研磨刃以套环的圆心为中心呈圆周布置,所述研磨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电机护壳,所述电机护壳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护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电机护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设置为矩形箱状,所述下料箱的一侧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下料箱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下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电动阀门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板与装置外壳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料箱的内部设置有下料块,所述下料块与下料箱设置为贴合,所述下料块的上端设置有滤挡板,所述滤挡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滤挡板与下料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上设置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深度与装置外壳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进料槽的下端设置有进粉块,所述进粉块上设置有进粉槽,所述进粉槽设置有多个,所述进粉槽的深度与进粉块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优选的,所述进粉块的下端设置有内贴套,所述内贴套与进粉块设置为贴合,所述内贴套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设置为圆槽状,所述内贴套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深度与内贴套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内贴套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设置为圆孔槽状,所述下料槽的深度与内贴套的厚度设置为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桑瑞斯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桑瑞斯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