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壁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091.8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昕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9 | 分类号: | F24B1/189;F24B1/191;F23J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张亚男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炉,根据需求人为地将燃料熄灭后,直线管道外部的气体不能从直线管道的右端吹入,能有限减少沿直线管道反向进入排烟机构内的气体,从而起到防回火效果,将排烟机构分为C型排烟管道、清理仓和直线管道三部分,在箱体内形成“燃烧室→C型管道→清理仓→直线管道”的“Z”型烟气流动路径,延长了烟气流动路径,既能增加排烟机构外表面与箱体内部的待加热气体的接触范围,同时外部气体不能顺利到达燃烧室,而是停留在清理仓或C型排烟管道的转折处,进一步提高了防回火效果,此外,通过打开门体,工作人员即可对连通燃烧室的C型排烟管道的输入口及连通清理仓的C型排烟管道的输出口、直线管道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壁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炉。
背景技术
壁炉是独立或者就墙壁砌成的室内取暖设备,以可燃物为能源,内部上通烟囱,起源于西方家庭或宫殿取暖设施,由于其燃料为可再生资源,加以现代化改进,仍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和西欧国家普遍使用,尤其在主张环保理念的高等教育阶层中广受欢迎,壁炉通常包含排烟管道和燃烧室,通过燃烧室内对燃料进行燃烧后产生高温烟气流至排烟管道,通过炉体内部的风循环系统引入室内空气,室内流入的气流经过排烟管道外表面进行热交换后排出,从而使室内空气的温度增加,现有技术中的壁炉的排烟管道不易于清洁,且在根据需求人为地将燃料熄灭后存在“回火”现象,即燃料再次发生自燃,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壁炉,包括氧气输入机构、加料机构、排烟机构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的左端设有燃烧室,所述箱体的右端设有加料机构,所述氧气输入机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和所述燃烧室,所述箱体的左端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箱体的右端设有排烟机构,所述排烟机构包括C型排烟管道、清理仓和直线管道,所述清理仓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下端,所述C型排烟管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通所述燃烧室的顶部,所述输出口连通所述清理仓,所述清理仓的右端连通所述直线管道,所述直线管道的右端设有端盖且所述直线管道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和若干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同轴;所述箱体的左端设有可供所述清理仓和所述燃烧室连通外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体,所述门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体。
进一步地,包括燃料支撑座,所述加料机构包括物料仓、料筒、电机和螺杆,所述螺杆设于所述料筒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右端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杆的左端延伸至所述燃烧室并设有搅拌棒,所述燃料支撑座位于所述搅拌棒的下方。螺杆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将从物料仓中输入至料筒内的燃料持续输送至燃烧室,燃料支撑座承接料筒中掉落的燃料,同时,转动中的螺杆带动搅拌棒转动,对燃料支撑座上方的燃料进行搅拌摊平,避免燃料支撑座上方的燃料局部堆积而影响燃烧。
进一步地,还包括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燃料支撑座的上方。点火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点火装置,直接对燃料支撑座上方的燃料进行点燃,方便点火,当门体是高温玻璃时,使用人员能直观地观察燃料燃烧情况,当燃料熄灭时,使用人员能及时通过点火装置使燃料再次燃烧。
进一步地,还包括燃烧室的底部设有废料收集槽。废料收集槽可用于承接燃料燃烧所转化的废料,废料因燃烧炉内气体的流通会飘落至燃料支撑座中,方便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输入机构包括氧气输入管道,所述氧气输入管道设有气阀,所述氧气输入管道的左端连通所述燃烧室,所述氧气输入管道的右端连通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燃料支撑座设有若干筛孔,所述燃料支撑座位于所述搅拌棒的下方,所述废料收集槽右端设有与所述燃料支撑座外边缘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燃料支撑座的外边缘接触。氧气输入管道的气阀打开时氧气从氧气输入管道的右端流向燃烧室,燃料支撑座设有筛孔可供通气,在保持氧气顺利进入燃烧室的同时,因筛网的直径有限,废料收集槽的凹槽处、燃料支撑座和燃烧室底部形成围合结构将氧气输入管道的左端的输出端围合,可避免大颗粒的燃料废料进入氧气输入管道,减少燃料对氧气输入管道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昕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昕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