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5182.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洪;牟登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彭山宏源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62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点焊 自动化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振动盘对工件进行筛选,并排序输送合格的工件至点焊工作平台;电极头将到达点焊工作平台的工件焊接形成焊后组件;夹料机械手夹持焊后组件,并将其移动至折弯工作平台上;冲压头将折弯工作平台上的焊后组件冲弯为成型工件;第三推料气缸驱动推料件将成型工件从冲压头上推出下料。本发明通过PLC作为中心控制机构,并设置与各种气缸相对应的传感器和电磁阀,传感器将位置信号传输至PLC,PLC根据所要达到的位置,向电磁阀发出与之对应的脉冲信号,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前进到所设定的位置,实现螺母和夹片的全自动焊接,并且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控制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焊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点焊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用具,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点焊是一种重要的焊接工艺,具有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故热影响区小,变形与应力也小,通常在焊后不必安排矫正和热处理工序;不需要焊条、焊丝等填充金属,以及氧、乙炔、氩等焊接材料,焊接成本低;熔核形成时,始终被塑性环包围,熔化金属与空气隔绝,冶金过程简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改善了劳动条件;生产率高,且无噪声及有害气体,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和其它制造工序一起编到组装线上等特点。
然而,现有的点焊机大多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常见的点焊机一般都为半自动化点焊机,传统的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采用的是控制柜的方式,各种执行操作指令以及状态信息,是通过控制柜上各种按钮、参数设定器、指示灯、LED数码显示管等操作和显示装置进行人机交互,这种方式接线复杂、面板体积大、直观性不强;将点阵式LED作为显示元件引入点焊控制系统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操作,提高了系统配置的弹性,但各寄存器的值只能通过字符的方式显示,进行指令输入的薄膜按钮数量有限,且必须事先在组态软件中定义,操作者在使用前,需经过培训才能熟悉掌握各种操作指令对应的按键,客观上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夹片螺母的点焊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
S1:振动盘对工件进行筛选,并排序输送合格的工件至点焊工作平台;
S1具体步骤为:
振动盘筛选符合特定朝向的工件;
缓冲平台对工件的运输速度进行自适应调节;
S2:电极头将到达点焊工作平台的工件焊接形成焊后组件;
S2具体步骤为:
推料气缸驱动工件移动至预定焊接位置;
焊接气缸驱动电极头,将工件焊接在一起形成焊后组件;
双轴气缸驱动盖板向下运动;
第一推料气缸驱动焊后组件移动至预定推出位置;
S3:夹料机械手夹持焊后组件,并将其移动至折弯工作平台上;
S4:冲压头将折弯工作平台上的焊后组件冲弯为成型工件;
S5:第三推料气缸驱动推料件将成型工件从冲压头上推出下料。
进一步地,夹料机械手夹持焊后组件,并将其移动至折弯工作平台上的具体步骤为:
伸缩气缸驱动机械夹爪移动至点焊工作平台的预定推出位置处;
夹爪气缸驱动机械夹爪进行闭合,机械夹爪夹住焊后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彭山宏源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彭山宏源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温敏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电痕光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