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单元可调的智能化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5211.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张珂瑞;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可调 智能化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可调的智能化椎间融合器,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为方形结构,固定板的下端为圆弧形结构,固定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调节单元,每个调节单元均包括两个调节块,两个调节块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调节块均通过直线移动模组与固定板连接,若干调节块组成的边沿与固定板两侧的边沿相贴合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创新性地设计多个可调节单元,通过调节各个可调节单元不同的伸缩高度来使其均与上、下终板完美贴合,可以更好的调节颈椎手术节段曲度、增加内植物—终板的接触面积,减少内植物—终板的间隙,从而避免应力集中,减少螺钉松动、内植物周围骨吸收、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单元可调的智能化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手机、电视、电脑等)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之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颈椎病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疼痛无法忍受者以及脊髓型颈椎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其中,颈椎手术最经典的术式是经前路的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术中椎间盘切除且减压完成后,使用颈椎曲度调节仪可以将患者颈椎曲度达到较好甚至是正常的状态,此时将进行椎间融合器的安放,将椎间融合器放入椎间隙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椎间融合器为强生公司的Zero-P产品,但由于患者上下终板的个体化差异,会导致该椎间融合器与其不能完全匹配,使得只有Zero-P只有部分区域与终板相接触,术后颈椎曲度的维持也只有靠几枚螺钉来维持,因此可能造成应力过于集中、螺钉松动、螺钉周围骨吸收、融合器下降以及影响植骨融合效率等情况,这也是ACDF术后出现翻修以及颈椎曲度维持不佳的重要因素的主要因素。现有Zero-P的问题还在于规格间距设置过大,所设置的规格包括5、6、7、8号等,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椎间隙宽度处于两个规格之间,就会出现小一号太松,大一号不能放入的情况;此外,由于人类正常颈椎曲度为前凸,因此,在手术完成减压后,需将患者颈椎的曲度调节至正常的前凸曲度,此时椎间隙表现为前宽后窄,此类情况也会导致传统椎间融合器与椎体前方上下终板之间没有足够的应力接触从而出现应力集中,螺钉松动、内植物周围骨吸收、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产品,以可膨胀性的椎间融合器和前方可撑开的椎间融合器为代表,前者在手术完成椎间盘切除减压后,根据患者个体化的终板形态,向可膨胀的椎间融合器中植入骨水泥,使其膨胀后与上下终板相贴合,十到十五分钟后骨水泥凝固,即达到了椎体间成型,但骨水泥的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第一、由于骨水泥是骨的硬化剂,属于液体状态,在注射后可能会通过注入点渗漏,如果漏到椎管会灼伤或者是压迫椎管内神经。第二、注射骨水泥后椎体强度得到加强,如果与相邻椎体强度差异太大的话,容易引起相邻的椎体继发性骨折。第三、骨水泥可能会导致周围的神经组织坏死,因为骨水泥凝固期会出现较高的温度,还可能会出现肺栓塞,因为骨水泥可能会随着血液进入人体内,阻塞肺部,严重者会出现死亡。前方可撑开的椎间融合器为一个可调节的机械化装置,其特点主要是此椎间融合器的前方可撑开使其前方和上下终板前缘相贴附,但终板的中后部的贴合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留下隐患。
强生公司的Zero-P是ACDF术式的常用的内植物,在进行椎间盘切除以及彻底减压后,将其植入椎间隙,但由于患者椎体两侧的上下终板形态各异(在矢状位上可分为穹窿顶点在前、穹窿顶点在中间以及穹窿顶点在后三种主要形态;在冠状位上可分为凹陷型、平板型和不规则型),所以植入物不能很好地与上下终板相贴附,使得Zero-P只有小部分区域和终板发生接触而受力,就会出现主要是靠几枚螺钉来维持颈椎的曲度的情况,这就会导致螺钉应力集中、螺钉松动、螺钉周围骨吸收以及融合器下沉从而导致翻修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