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5345.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仲蓓鑫;蒋峥峥;鲁松;严燕;王丹丹;杨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风冷 装置 计算机 内存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包括内存条主体;第一金属壳体,第一金属壳体为长方体状,第一金属壳体罩设于内存条主体且与内存条主体导热接触,内存条主体的引脚部露出第一金属壳体,风冷装置设置于第一金属壳体的外侧;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存条主体的温度值;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启动风冷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不仅实现了对内存条主体的散热,且散热效果显著,同时还可避免风冷导致内存条主体表面的潮湿度的增加,进而确保内存条的性能以及避免出现器件短路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内存条为计算机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存储运行数据。内存条的性能有温度有关,当内存条的温度过高时则容易导致计算机设备运行速度降低甚至出现死机。
目前,一般通过在内存条上设有风扇来加快散热,但是在相对潮湿环境的下时,吹风会加剧内存条的潮湿度,容易导致内存条的性能下降以及出现器件短路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及计算机,通过在内存条主体上罩设有第一金属壳体,第一金属壳体的外侧设有风冷装置,以及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内存条主体的温度值且在温度值超过预设温度阈值时启动风冷装置以对第一金属壳体进行散热,不仅实现了对内存条主体的散热,且散热效果显著,同时还可避免风冷导致内存条主体表面的潮湿度的增加,进而确保内存条的性能以及避免出现器件短路的情况。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风冷装置的计算机内存条,包括:
内存条主体;
第一金属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罩设于所述内存条主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内存条主体导热接触,所述内存条主体的引脚部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壳体,风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的外侧;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内存条主体的温度值;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在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启动所述风冷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金属壳体,所述第二金属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上,所述第二金属壳体和第一金属壳体之间形成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中设有多个金属连接部,所述金属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金属壳体和第二金属壳体连接;
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风冷通道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以向所述风冷通道中提供吹风;
多个所述金属连接部沿所述风冷通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呈N列设置且每列所述金属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所述金属连接部,其中,在沿所述风冷通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第1列所述金属连接部至第N 列所述金属连接部中的所述金属连接部的数量递减,且任意相邻的两列所述金属连接部中的所述金属连接部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连接部包括圆弧段和两个倾斜段,两个所述倾斜段分别位于所述圆弧段的两侧且分别与圆弧段的两端连接,所述倾斜段沿所述风冷通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向外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在每列金属连接部中,在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金属连接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
所述风冷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所述第二通道段为内存条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分部位于内存条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通道段包括靠近内存条主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通道段包括靠近内存条主体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三通道段包括靠近内存条主体的第三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收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目标物的特征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