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钛制套管和帽体的瓶盖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409.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9/12 | 分类号: | B65D39/12;B65D39/00;B65D47/06;B65D51/18;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1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套管 瓶盖 组件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钛制套管和帽体的瓶盖组件,包括:第一塞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上、下表面之间设有通孔,被配置为通过自身的压缩嵌设于饮品容器的瓶口内部;套管,沿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帽体,具有弹性,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套管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具有设定间隙;以及第二塞体,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塞入所述帽体的开口,使所述帽体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受迫地向外膨胀,以消除所述设定间隙。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从而对饮品的流出或封存进行灵活控制,以提高饮品的保存时间,保持饮品的风味与口感,提高饮品消费者的饮用体验与健康程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钛制套管和帽体的瓶盖组件。
背景技术
瓶盖被广泛应用于盖装饮品,包括汽水、白酒、红酒、啤酒、果蔬汁等不同品种的饮料。目前市面上的饮品通常具有不同的规格,以白酒、红酒为典型代表,常见规格的饮料往往难以被消费者一次性地消耗完,此时就需要瓶盖对饮料容器进行封装,以防止饮品从容器中洒漏。
以红酒为例,目前市面上的红酒容器多为玻璃瓶,其瓶盖为配套的软木塞或胶塞,为了保证红酒在开瓶之前的品质和口感,红酒瓶盖通常被压进玻璃瓶的瓶口,一旦将瓶盖打开,其体积发生膨胀后,就难以将瓶盖再次塞入瓶口,因此难以保存开瓶后红酒的风味。
类似的,市面上的白酒容器也多采用玻璃瓶,其瓶盖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质的帽体制成,一些高档白酒为了防伪,在瓶盖内部会设置一些破坏性的结构,使得瓶盖一且被取下,就难以重新封回至容器上,或是即使封装在容器上,也难以达到出厂时的密封标准,影响白酒再次饮用时的口感与风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钛制套管和帽体的瓶盖组件,设置于饮品的容器口,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从而对饮品的流出或封存进行灵活控制,以提高饮品的保存时间,保持饮品的风味与口感,提高饮品消费者的饮用体验与健康程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钛制套管和帽体的瓶盖组件,包括:
第一塞体,由弹性材料制成,上、下表面之间设有通孔,被配置为通过自身的压缩嵌设于饮品容器的瓶口内部;
套管,沿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帽体,具有弹性,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套管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具有设定间隙;以及
第二塞体,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塞入所述帽体的开口,使所述帽体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受迫地向外膨胀,以消除所述设定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孔的轴向上,所述帽体相对于所述套管的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体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帽体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焊点数量不少于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间隙介于0.1~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间隙为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塞体包括:
第一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塞体的上表面,并被构造为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向外伸出;
环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塞体的外周面靠近下表面的一侧;以及
通气孔,贯通地开设于所述第一塞体的外周面,并连通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包括:
第一卷边,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上表面,并被构造为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向外伸出;以及
第二卷边,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下表面,并被构造为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向外伸出,且贴合覆盖于所述第一塞体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4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