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5770.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群;赵庆军;赵巍;刘宾宾;郝龙;项效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原春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结构 振动 能量 传递 特性 可视化 实验 平台 | ||
1.一种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尤其适用于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结构,至少包括一实验台基座、一光学透明真空箱、一薄壁机匣结构本体、一激振器、一激光光源、一CCD相机和一图像采集与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实验台基座上,且至少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的顶壁由光学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激振器设置在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内,其中,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通过其边缘的法兰边和密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的内侧壁上,并将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且所述上腔室、下腔室分别设有一与外部真空抽吸设备连通的真空抽吸管路;所述激振器顶部的激振头抵接在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的下表面,所述激振器固定设置在一激振器支撑架上,所述激振器支撑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在一激振器移动平台上,所述激振器移动平台固定设置在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的底部,通过改变所述激振器支撑架在所述激振器移动平台上的连接位置,以调节所述激振器的位置,实现所述激振器在不同位置对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进行激励;
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压力敏感材料涂层,所述压力敏感材料涂层用以捕捉薄壁机匣本体的近场声压;
所述激光光源、CCD相机设置在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的外部并位于其上方,其中,所述激光光源的设置位置需要满足可照射到所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上表面的整个压力敏感材料涂层,所述CCD相机的设置位置需要满足可捕捉整个压力敏感材料涂层表面的亮度图像;
所述CCD相机、激振器均与所述图像采集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与控制单元用以向所述激振器输出激励控制信号,并用以对所述CCD相机采集的亮度图像进行处理,获得薄壁机匣结构本体的全局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矢量场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为一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边缘通过法兰边及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实验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下腔室的真空抽吸管路上均设有抽气阀和压力表组件,实现薄壁机匣结构本体的上下表面在不同压力下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实验测量以及压差载荷下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实验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CCD相机分别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光学透明真空箱的顶部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机匣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压力敏感材料,根据振动声压和实验环境温度的不同,选择卟啉类光敏分子、金属钌多吡啶络合物或芘类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7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