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5794.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波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沙 地区 具有 除尘 功能 太阳能 | ||
1.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且太阳能电池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入端与其输出端电性连接的驱动电机(3),太阳能电池板(2)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风力传感器(4),且风力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太阳能电池板(2)的顶部并固定安装有两个沿顺时针方向设置的除尘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5)包括内腔与外表面连通的转板(51)、振动机构(52)、曲形软膜(53)、拍打机构(54)、半圆软囊(55)、第一磁珠(56)和振幅增强机构(57),所述转板(5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板(51)与太阳能电池板(2)的上表面保持平行,振动机构(52)设置在转板(51)的顶部,转板(51)内活动连接有转轴,且曲形软膜(53)绕接在转轴上,曲形软膜(53)的一侧与转轴固定连接,且曲形软膜(53)的另一侧贯穿转板(51)开口处并设置有呈排状等距分布的数个拍打机构(54),转轴上套接有第一扭簧,且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板(51)和转轴连接,数个半圆软囊(55)呈列状等距嵌装在曲形软膜(53)与转轴连接的一侧,第一磁珠(56)固定连接在半圆软囊(55)内,数个振幅增强机构(57)呈等距阵列状设置在曲形软膜(5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52)包括通槽(521)、条形软膜(522)、弧形杆(523)和第二磁珠(524),所述通槽(521)开设在转板(51)的顶部并贯穿其内外两侧,条形软膜(522)粘接在转板(51)顶部并遮盖通槽(521),数个弧形杆(523)呈列状等距固定连接在条形软膜(522)的底部,第二磁珠(524)滑动连接在弧形杆(523)上,且第二磁珠(524)的底部与曲形软膜(53)接触,第二磁珠(524)位于第一磁珠(56)上方,且每两个相邻第一磁珠(56)的N极与S极交替朝向第二磁珠(5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打机构(54)包括球形软囊(541)、进气口(542)、销轴(543)、弧形阻流片(544)、出气口(545)、摆动杆(546)和挤压球(547),所述球形软囊(541)与曲形软膜(53)贯穿转板(51)的一侧固定连接,进气口(542)开设在球形软囊(541)外表面的左上侧,销轴(54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球形软囊(541)内壁前后两侧的中部活动连接,弧形阻流片(544)固定连接在销轴(543)的顶部,且弧形阻流片(544)的侧表面与球形软囊(541)的内壁贴合,出气口(545)开设在球形软囊(541)外表面的右上侧,摆动杆(546)的顶端铰接在弧形阻流片(544)底部的右侧,挤压球(547)固定连接在摆动杆(546)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幅增强机构(57)包括通口(571)、弧形软膜(572)、挤压软囊(573)、圆形膜片(574)、振动针(575)和柔性球体(576),所述通口(571)开设在曲形软膜(53)内并贯穿其上下两侧,弧形软膜(572)的四侧与通口(571)的内壁粘接,挤压软囊(573)粘接在曲形软膜(53)的底部并遮挡通口(571)的下端,数个圆形膜片(574)呈等距环绕状粘接在挤压软囊(573)的顶部并贯穿其内外两侧,数个振动针(575)呈等距环绕状逐个穿插在圆形膜片(574)内,且振动针(57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弧形软膜(572)的底部和柔性球体(576)的顶部固定连接,柔性球体(576)的底部粘接在挤压软囊(573)的内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沙地区具有除尘功能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545)位于弧形阻流片(544)的右侧,销轴(543)上套装有第二扭簧,且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球形软囊(541)内壁和销轴(543)固定连接,第二扭簧的弹力大于弧形阻流片(544)的自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波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波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57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