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045.X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宇;陆续;张波;向小凤;徐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燃煤 锅炉 处置 生活 垃圾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机(2)、燃料反应器(6)和空气反应器(11),设置在燃料反应器(6)上的第一分离器(10),以及设置在空气反应器(11)上的第二分离器(13)和磁选分离装置(14);
所述的破碎机(2)用于破碎生活垃圾,破碎机(2)的出口连接燃料反应器(6)的入口;所述的燃料反应器(6)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8);所述的空气反应器(11)内设置有若干载氧体(12),其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8);
所述的第一分离器(10)的气体出口连通电站锅炉(18),第一分离器(10)的入口与燃料反应器(6)的出口连通,第一分离器(10)的固体出口与空气反应器(11)的入口连通;
所述的第二分离器(13)的气体出口连通电站锅炉(18),第二分离器(13)的入口与空气反应器(11)的出口连通,第二分离器(13)的固体出口与磁选分离装置(14)的入口连通;
所述的磁选分离装置(14)底部设置有载氧体出口(3)和飞灰出口(15);所述的载氧体出口(3)与燃料反应器(6)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机(2)和燃料反应器(6)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储料仓(4)和螺旋给料机(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机(2)的出口和载氧体出口(3)均与储料仓(4)的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反应器(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灰渣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煤锅炉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灰渣出口上设置有冷渣器(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入口(8)处均设置有增压风机(7)。
7.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生活垃圾1经破碎机(2)破碎后被送入燃料反应器(6),载氧体12进入燃料反应器(6),同时将空气通过空气入口(8)分别送入燃料反应器(6)和空气反应器(11)中;
步骤2,在燃料反应器(6)中的生活垃圾(1)和载氧体(12)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产物进入第一分离器(10);在第一分离器(10)中,被还原的载氧体(12)与烟气发生气固分离,烟气通入尾气(17)中,被还原的载氧体(12)进入空气反应器(11)上部;
步骤3,空气反应器(11)上部被还原的载氧体(12)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氧化反应进行加氧,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分离器(13);在第二分离器(13)中,被还原的载氧体(12)与氮气发生气固分离,氮气通入尾气中,被还原的载氧体(12)进入空气反应器(11)下部;空气反应器(11)下部被还原的载氧体(12)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后得到载氧体(12)并进入磁选分离装置(14);
步骤4,在磁选分离装置(14)中的载氧体(12)与飞灰(15)分离,分离出来的载氧体(14)送入燃料反应器(6)中与生活垃圾(1)混合并发生还原反应,重复步骤2进行循环;
步骤5,尾气(17)通入电站锅炉(18)中,利用电站锅炉(18)的脱硫脱硝装置脱除尾气(17)中的污染物;尾气(17)中的热量用于发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载氧体(12)为过渡金属氧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离得到的灰渣进入冷渣器(9)中回收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耦合燃煤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循环过程中消耗的载氧体(12)由赤泥(16)补充,赤泥(16)为一种工业废料;分离出来的飞灰(15)送入灰渣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0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信号灯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