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252.5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房凡;汪华剑;魏铜生;王洋;陈煜;严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大型 燃煤 电站 固态 锅炉 垃圾 焚烧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站燃煤锅炉系统和旋风筒燃烧器系统;
所述的电站燃煤锅炉系统包括炉膛(11),以及设置在炉膛(11)炉顶的高温烟气喷口(10);
所述的旋风筒燃烧器系统包括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垃圾焚烧灰入口(1)、油枪(2)、煤粉一次风入口(3)、落渣口(6)、粒化水槽(7)、捕渣屏(8)和连接烟道(9),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的输入端设置垃圾焚烧灰入口(1)和油枪(2),输入端两侧位置沿切线方向分别设置若干煤粉一次风入口(3),输出端底部设置有落渣口(6),输出端经连接烟道(9)与高温烟气喷口(10)连通;
落渣口(6)下方连通设置有粒化水槽(7);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与连接烟道(9)结合部位呈倾斜设置,连接烟道(9)出口高于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的烟气出口;捕渣屏(8)设置在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与连接烟道(9)结合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筒燃烧器系统还包括若干二次风入口(4);所述的二次风入口(4)沿切线方向分别设置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的输入端两侧,且位于煤粉一次风入口(3)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呈竖直设置,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底部和连接烟道(9)的结合部呈U型或V型设置,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输出端底部位于U型或V型的最低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焚烧灰入口(1)的输入端连接输灰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粉一次风入口(3)的输入端接入一次风和煤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进口(4)的部分喷口接入富氧空气。
7.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风携带煤粉从煤粉一次风入口(3)中由切向进入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形成旋转的高速气流,通过油枪(2)点燃在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内部剧烈燃烧,形成1400℃以上高温环境;
2)将垃圾焚烧灰从垃圾焚烧灰入口(1)导入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由一次风形成的高速气流裹挟,在高温环境下熔融,形成渣液;
3)高温烟气经过捕渣屏(8)和连接烟道(9)进入燃煤锅炉炉膛(11),高温烟气在经过捕渣屏(8)时烟气中渣液颗粒被捕集下来落入落渣口(6),高温烟气在燃煤锅炉的炉膛(11)内辅助燃烧后通过大型电站燃煤锅炉的烟气净化设备将烟气净化,排入大气;
4)渣液由落渣口(6)掉入粒化水槽(7),经过粒化水急速降温迅速粒化为颗粒状玻璃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达到完全燃烧所需的二次风从二次风口(4)以切线方式送入旋风筒燃烧器本体(5)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型燃煤电站固态排渣锅炉的垃圾焚烧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富氧空气从二次风进口(4)的部分喷口送入使旋风筒燃烧器内提高氧浓度,提升环境温度,用于熔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2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