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飞机外部附件紧固情况的微球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6298.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光;王文良;崔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J5/00;C01D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青云里满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飞机 外部 附件 紧固 情况 材料 | ||
本发明属于飞机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发热的微球新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球材料检测时,检测人员不需要行至每一个附件处对附件进行人工检测,只需要围绕飞机周边移动,用发射装置将微球材料射至待测附件上部,同时配合热成像仪,即可快速、准确的检测飞机附件的紧固情况。所采用的微球发泡结束后材质无毒无害,绿色环保,并且随着雨水的冲刷即可被清除干净,不需要后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发热的微球新材料。
背景技术
飞机在起飞前,需要对外部附件的紧固情况进行检测,例如,静压管外部固定螺钉有无松动,主起落架收上和放下位置终点电门等的销紧螺帽有无松动等。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附件的紧固情况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配合人手触觉检查,这些外部附件分布于飞机各个位置,空间分布松散,加之飞机体积庞大,检查人员往往需要借助升降车,同时耗费大量时间,到达每一个待检部件前,才能实现检查。
虽然已有技术人员尝试利用无人机技术来进行各附件的检测,但由于拍摄角度及清晰度的限制,无人机上的摄像设备往往不能准确监测到附件与机体之前是否紧固不存在缝隙。
所以,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飞机外部附件紧固情况的检测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发泡微球材料,配合热成像仪的使用,即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飞机外部附件紧固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飞机外部部件紧固情况检查时间较长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能够辅助检查人员快速检测飞机外部附件紧固情况的发泡微球。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飞机外部附件紧固情况的微球材料,包括发泡微球和启动液,发泡微球和启动液在储存时,分开存放,互不接触;发泡微球包括微球内核和球壳;微球内核为易挥发性醚类,球壳为氢氧化钠;启动液为能够溶解氢氧化钠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可选的是,易挥发性醚类为全氟丁基甲醚或乙醚。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发泡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制备带有微孔的氢氧化钠空心微球,得到球壳;
S2、用液态易挥发性醚浸渍所述球壳,使得所述易挥发性醚负载于所述球壳内;
S3、滤去未被负载液态易挥发性醚,得到发泡微球,并将其储存于低于4℃的密闭环境内。
可选的是,步骤S1中,采用模板法制备氢氧化钠空心微球。
可选的是,进行模板法制备时,首先制备以薄荷醇微粒为内核、氢氧化钠为外壳的复合微球,再将所述复合微球置于218-220℃下保温7-8h,去除薄荷醇,得到带有微孔的氢氧化钠空心微球。
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球材料,在使用时,方法如下。首先,使发泡微球与启动液接触,这时,球壳氢氧化钠被溶解,使得原本呈固态的球壳变成氢氧化钠溶液层,并产生热量,作为微球内核的挥发性醚类受热挥发,其与外层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共同作用,发泡,发热。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发射装置将发泡微球经过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发射至飞机待测附件上方(接触时不触碰附件),液团与飞机机体撞击,使得微球内容物与外部液层混合均匀,并沿飞机机体表面分散,同时发泡、发热。
当附件不够紧固时,该混合物即渗入缝隙,并随着发泡,与缝隙处的附件底部接触,同时向附件底部传热,由于外部附件为金属材质,快速受热,此时,借助热成像仪,能够检测到附件底部对应的表面投射位置温度的升高。当附件足够紧固时,发泡体仅沿着附件周围流淌,此时的热量传导方向与位置和沿附件底部的热量传导方向和位置都不同,借助热成像仪,检测到附件周边温度升高,底部没有温度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转载系统
- 下一篇:资源交换风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