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303.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友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特征 识别 目标 对象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其次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如此,通过对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能够确保目标人脸对象的身份标识的准确可靠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然而,对于目标人脸对象的身份标识的准确可靠确定一直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及装置。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包括:
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
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
根据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动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动态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动态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动态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动态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动态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动态生物特征信息上的至少两个可识别信息的识别权重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动态生物特征信息上的至少两个更新信息的更新记录;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可识别信息的识别权重信息、所述至少两个更新信息的更新记录以及所述第二动态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已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
通过应用上述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得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第一拍摄角度中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其次获得所述已验证人脸对象在目标人脸对象所对应的第二拍摄角度中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如此,通过对目标人脸对象进行身份识别,能够确保目标人脸对象的身份标识的准确可靠确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目标对象验证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友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友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建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区块链智能终端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