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桨叶表面应变片粘贴及导线布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545.3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丙坤;万宇;余雄勇;戴强;余忠烜;刘西平;朱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M13/00;G01M7/02;B64F5/6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桨叶 表面 应变 粘贴 导线 布线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试验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表面应变片粘贴及导线布线方法。一种专用常温速干胶水进行应变片、测试导线的粘贴,采用指压短时固定、室温常温固化的方法,无需工装加压长时间固化;采用一种单色(红蓝黄绿4色)单芯多股镀银绝缘阻燃极细专用军工线缆作为组桥测试导线,其中红蓝两色的导线分别作为应变桥路桥压正负,黄绿两色的导线分别作为应变桥路信号输出正负;采用一种应变桥路测试组桥导线,从桨叶后缘布线到桨叶下翼面后,导线沿桨叶下翼面弦线位置布线至桨叶根部连接点的方式;采用一种耐水、耐油、耐暴晒等,及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桨叶振动、疲劳等复杂环境的双组份调和胶作为防护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试验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桨叶表面应变片粘贴及导线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新研直升机定型试飞按规定需进行全机关键部件载荷定寿实测试飞,其中包含主尾桨叶关键部件挥舞、摆振弯矩载荷测试,在实际飞行科目动作下通过测量关键结构件的关键部位的应变,来获得大量的飞行载荷实测数据,以进行结构强度的评定,以及进行结构疲劳寿命的监控和载荷谱的编制。
对于飞行试验载荷测试,目前一般采用电阻应变片进行结构应变载荷测量,相对其它飞机测试而言,直升机桨叶表面上的应变片粘贴组桥与测试导线布线技术,对于应变片、测试导线、粘贴胶、防护胶的选择和实施工艺方法技术要求很高。
欧直等国外进行直升机桨叶贴片布线时,应变片粘贴胶一般需加压固化48h,测试电缆选择采用扁平薄膜电缆,铜导线,有实施工艺步骤繁琐,贴应变片时一般采用双组分调和胶,并需使用工装夹具加压固化48h,扁平电缆的裁剪\打磨\清洁\粘贴\固定\焊接\连线等等,贴片固化时间周期长,电缆重量偏重、铜导线信号传导弱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直升机桨叶表面应变片粘贴及导线布线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直升机桨叶表面应变片粘贴及导线布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划线确定桨叶打磨部位;
步骤二:打磨桨叶去除桨叶表面漆直至桨叶本体裸露;清洗打磨后的桨叶裸露区域;
步骤三:划线定位确定应变片粘贴位置;
步骤四:清洗应变片;并在应变片和桨叶表面涂敷底胶;
步骤五:将应变片粘贴至桨叶裸露区域并在室温下固化;
步骤六:对粘贴后的应变片进行质量检测;
步骤七:应变片引线连接测试端子;
步骤八:通过解耦消除挥舞信号对摆振弯矩应变片的耦合影响;通过标定得
出应变片输出电压信号与桨叶载荷之间的关系;
步骤九:通过测试电缆连接测试端子进行测试并对导线进行防护处理。
进一步,所述应变片通过常温速干胶粘贴在桨叶裸露区域,是在桨叶表面本体贴片部位,采用酒精棉清洁干净后,在桨叶表面和应变片表面均匀敷涂粘贴胶、手指按压固化。
进一步,测试电缆沿桨叶下翼面弦线位置引至桨叶根部连接点,是桨叶剖面应变载荷测点的专用测试线缆,沿桨叶下翼面弦线敷设(采用常温速干胶粘贴)至桨叶根部连接端点。
进一步,测试电缆为四根单色单芯多股镀银极细导线,是指应变载荷测点采用0.035mm2的单色单芯多股镀银极细导线,四根导线颜色分别为红、蓝、黄、绿。
进一步,所述应变片包括位于桨叶上下翼面的四个应变片,是指应变载荷测点由粘贴于桨叶上下翼面的4个应变片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铁素体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小蓟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