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654.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舟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极板壳,极板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极板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板,极板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介质板,电介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外壳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通过转杆一、转壳、流体壳、电流变体、转轴、活动块、传动壳、凸块、发条、挡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在拔出注射器的接头时,本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血液回流到连接件中,从而就能够避免造成血液的凝固,同时这样也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血液堵塞连接件的事件,进而就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
背景技术
正压接头是一种无针密闭的输液接头,且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安全输液越来越重视,而正压接头因在拔出注射器或输液管的瞬间能产生正压,且其操作简单、避免针刺伤等优点而被人们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正压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正压接头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回血堵管事件的发生,这样就会使得在拔出注射器的接头时,血液会回流到连接件中,这样不流动的血液就会凝固,从而凝固的血液就可能会堵塞连接件,同时这样也就会影响连接件的下次使用,进而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现有的正压连接件并不具有防滑的功能,这样当针头插入连接件后,可能就会由于针头的滑动作用而导致连接件的损坏以及注射药物的残留,从而就会影响药剂量使用的准确性,进而就会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具备能够有效的减少回血堵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防滑的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正压接头并不能有效的减少回血堵管事件的发生,这样就会使得在拔出注射器的接头时,血液会回流到连接件中,这样不流动的血液就会凝固,从而凝固的血液就可能会堵塞连接件,同时这样也就会影响连接件的下次使用,进而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现有的正压连接件并不具有防滑的功能,这样当针头插入连接件后,可能就会由于针头的滑动作用而导致连接件的损坏以及注射药物的残留,从而就会影响药剂量使用的准确性,进而就会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有效的减少回血堵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防滑的功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压无针连接件,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极板壳,极板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极板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负极板,极板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介质板,电介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块,外壳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磁铁一,磁铁一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块,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一,转杆一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壳,转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流体壳,流体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流体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转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传动壳,传动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凸块,传动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发条,传动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电介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极板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的外部,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极板壳的内部,并且正极板、负极板与电介质板的规格均相匹配且位置均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极板壳采用绝缘材质,电磁铁与磁铁一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电磁铁通电后与磁铁一的极性相同。
优选的,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电流变体的内部,每个流体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柱,两个导电柱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电流变体的主要材料为石膏、石灰、碳粉和橄榄油,电流变体在通电状态下呈固态,非通电状态下呈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舟,未经何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