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墙板制造方法、装配式墙板、建筑及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695.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箭;孙承先;邢喜来;张桂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田 |
主分类号: | B28B23/00 | 分类号: | B28B23/00;B28B23/02;E04B1/00;E04C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制造 方法 建筑 生产 设备 | ||
1.一种装配式墙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模具中注入液态的用于形成单基板的单基板原料;
在所述单基板原料凝固之前,将龙骨架放置在模具中,所述龙骨架的一端插入单基板原料的液面下;
在所述单基板原料与龙骨架凝固在一起之后,将单基板和龙骨架从模具中取出并一起上下翻转,再将龙骨架的另一端插入另一模具内的单基板原料的液面下;
待龙骨架的另一端与单基板原料凝固在一起之后,将龙骨架与单基板从模具中取出形成装配式墙板,所述装配式墙板包括龙骨架及固定于龙骨架两端的单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模具中注入液态的用于形成单基板的单基板原料之前还包括:形成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包括外框板及设置在外框板内的长筋板和短筋板;
形成龙骨架的步骤包括:
将短筋板垂直固定在长筋板上;
将长板和短板顺次首尾相接形成外框板,且固定在长筋板、短筋板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长板、端板、长筋板、短筋板之间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筋板两侧的短筋板以长筋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基板原料包括: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组分之比为2∶1。
7.一种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成。
8.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墙板连接而成。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造方法的装配式墙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装置、输送装置52、第二升降装置及给料装置;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及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上方的第一承托平台;所述第一承托平台用于承托多个层叠设置的模具;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高度随着承托模具的数量减少而对应升高,以使最顶部的模具高于输送装置52;
所述给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输送装置52的上方,用于向从移动至输送装置52上的空模具中注入用于制作墙板的原料;
所述输送装置52包括:输送传动机构及用于承托模具的第三承托平台,所述输送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承托平台沿着第一升降装置向第二升降装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升降机构及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上方的第二承托平台;所述第二承托平台用于承托多个层叠设置的模具,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高度随着承托模具的数量增加而对应降低,以使最顶部的模具低于输送装置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升降装置与输送装置52之间,以使模具沿着第一传送装置从第一升降装置移动至输送装置52;
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设置在输送装置52与第二升降装置之间,以使模具沿着第二传送装置从输送装置52移动至第二升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田,未经张桂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6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