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6768.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郁万文;汪贵斌;蔡金峰;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9/04;A01G9/28;A01C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禽 生态 养殖 装置 | ||
1.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种植蔬菜和牧草的苗床(2)、用于养殖家禽的禽笼(3)和用于禽笼(3)移动至不同苗床(2)上方的轨架(1);
所述轨架(1)呈矩形多格状,所述轨架(1)上每格均设有轨道(11),所述苗床(2)设在轨架(1)的空格内,每组轨架(1)上苗床(2)的数量至少为四组,所述禽笼(3)滑动在轨架(1)的轨道(11)上,每组所述禽笼(3)位于一组苗床(2)上方,所述轨架(1)上禽笼(3)的数量为至少一组,所述禽笼(3)底端与苗床(2)之间的高度为可调节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笼(3)包括四组下支撑柱(31)以及与下支撑柱(31)一体连接的上支撑柱(32),所述下支撑柱(31)的底端设有万向轮(38),每两组所述上支撑柱(32)顶端设有设有顶架(33),所述顶架(33)的上端设有用于遮阳或遮雨的遮挡装置(34),四组所述上支撑柱(32)之间、以及两组顶架(33)之间均设有固定围网(35),四组所述下支撑柱(31)与下支撑柱(31)交汇处设有底网(36),底网(36)在下支撑柱(31)上活动,所述底网(36)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水食槽(39),水食槽(39)位于两组上支撑柱(32)之间,所述底网(36)的上端设有活动围网(37),下支撑柱(31)上设有若干组穿孔(311),且所述顶端穿孔(311)上设有用于固定底网(36)的固定条(310),底网(36)下降至底端穿孔(311)时,活动围网(37)和上支撑柱(32)之间固定围网(35)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水食槽(39)位置的活动围网(37)上开设有与水食槽(39)相匹配的安装口,所述水食槽(39)均内部倾斜的长槽状,底端面为外高内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34)包括分别位于两组顶架(33)上的支撑架(341)和两组支撑架(341)上端的顶板(342),所述支撑架(341)上还设有两组转轴(343),转轴(343)上设有布卷(344),所述转轴(343)的一端设有带动转轴(343)转动的收拉链(3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卷(344)的末端设有重条(346),重条(346)上固定设有拉绳(34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38)包括在轨道(11)上滑动的轮盘(381)和与下支撑柱(31)连接的轮架(382),所述轮架(382)的前后端为推刀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1)包括单轨和双轨,轨道(11)的外边缘为单轨,轨道(11)的空格分割处均为双轨,所述苗床(2)直角转弯处轨道(11)均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禽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2)中混合种植黑麦草、菊苣、苜蓿和绿叶蔬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7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