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7101.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邰宜峰;田彧;张孝奕;刘杨;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B63B35/70;G01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驳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步骤2、完成推轮与驳船在船宽方向上的对中;步骤3、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左侧耦合口内设置第三反射部件,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右侧耦合口内设置第四反射部件;步骤4、完成推轮和驳船在船长方向上对中。本发明的对中方法,提高了驳船与推轮在铰接连接时匹配的精确性,减轻推轮操船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顶推组合体船舶作为一种海上货物的运输方式,推轮和货驳通过铰接装置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体船舶进行货物运输。由于组合体船舶的运输方式较常规船舶运输具有机动性强、运输经济性高的特点,因此在特定航线运用广泛。
该组合方式可使其航速接近普通自航船,且具有普通自航船不具有的机动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船员配备人数少、劳动生产率高的优点。
由于推船与驳船是通过铰接装置进行连接的,因此在连接之前推船需进入驳船尾部的凹槽。但由于通常推轮与驳船之间的间隙较小,推船驾驶人员在操船进入凹槽时很难完全对准方向。
现有的顶推组合体推轮与驳船进行铰接连接匹配是完全依靠推轮驾驶人员的业务熟练度,同时辅助船员在甲板上观察铰接装置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的。此种方法过多依赖人员业务能力,容易造成铰接操作过程中船体结构的受损。且由于需要频繁进行铰接装置的操作,使得工作人员的精神高度紧张。
现有技术的缺点:1、操作完全依靠个人业务能力;2、增加了操船人员的劳动强度;3、工作效率低;4、容易造成船舶机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顶推组合体驳船与推轮的对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分别设于推轮船中线的左侧和右侧;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和第二反射部件分别设于驳船船中线的左侧和右侧;当推轮船中线和驳船船中线重合时,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一反射部件之间的连线与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反射部件之间的连线以推轮船中线为对称中心;
步骤2、控制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发射激光信号,当第一激光发射接收装置收到第一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馈信号而且第二激光发射接收装置收到第二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馈信号时,表明推轮船中线和驳船船中线重合,推轮与驳船在船宽方向上的对中已经完成;
步骤3、在推轮首部甲板上设置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分别设于推轮船中线的左侧和右侧;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左侧耦合口内设置第三反射部件,在驳船尾部凹槽的右侧耦合口内设置第四反射部件;推轮首部甲板设有左侧耦合装置和右侧耦合装置;左侧耦合装置的插销轴用于与左侧耦合口相连接;右侧耦合装置的插销轴用于与右侧耦合口相连接;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三反射部件的连线与左侧耦合装置的插销轴的轴线相重合;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反射部件的连线与右侧耦合装置的插销轴的轴线相重合;
步骤4、控制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发射激光信号,当第三激光发射接收装置收到第三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馈信号而且第四激光发射接收装置收到第四反射部件反射回的反馈信号时,表明推轮和驳船在船长方向上对中已经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南远志叶片组培快速繁殖成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双玻丝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