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微波多频分区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7123.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李迎光;张艺澄;刘舒霆;郝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微波 分区 加热 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微波多频分区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某两个区域S1、S2放置人工电磁超表面M1、M2,使“人工电磁超表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这两个区域具有的微波吸收频带分别为(f1min,f1max)、(f2min,f2max);再施加两个特定频率f1∈(f1min,f1max)、f2∈(f2min,f2max)的微波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S1、S2两个区域进行分别加热;
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由介质层与附着于介质层上的人工微结构组成;
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的介质层厚度h2满足如下关系:
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的人工微结构的外接圆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
所述外接圆内,由高导电性材料覆盖的面积S满足如下关系:
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的人工微结构的厚度h1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加热所用微波的频率,μ0为真空磁导率,σ为人工微结构所用高导电性材料的电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的介质层由介电常数小于16、介电损耗小于5的一种或多种介电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的人工微结构是由高导电性材料组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人造结构;所述高导电性材料导电率不小于103S·m-1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电性材料电导率在105S·m-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人工微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间距、布局关系与介质层的材料、厚度调节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频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S1区域对f1频率微波的吸收率大于对f2频率微波的吸收率;所述“人工电磁超表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S2区域对f2频率微波的吸收率大于对f1频率微波的吸收率,即A1(f1)>A1(f2)≥0且A2(f2)>A2(f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f1、f2频率微波的功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S1、S2区域进行分别控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1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