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7758.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范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7 | 分类号: | A01G22/67;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盆景 镂空 快速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属于盆景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树种选择、绑扎造型、修枝整形等步骤。本发明中的盆景镂空制作法设计合理,可以依靠天然材料作为模具进行制作,成型速度快,制造成本低,同时还不会产生污染。由于使用模具制作,因此对于制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只需按照模具形状固定盆景枝条即可培育,大大降低了盆景制作的技术难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盆景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盆景是一种以植物和山石为原材料,在花盆中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其取材大多来自于自然环境当中,形式多样。盆景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结合各地的风土人情产生了多种不同流派的盆景制作技巧,是一项优秀的传统艺术。但传统盆景的制作技法复杂,大多数盆景制作师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不仅需要掌握植物种植的相关知识,还要对造型艺术有一定的理解,且盆景的生长制作周期极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产量严重受限。
传统盆景在制作时为了使造型更为独特,大多会取用高山中天然长成的形状奇特的树木作为原料,这些原料被称为山采桩。但大多数高山的土壤贫瘠,树木资源十分有限,在长时间的采伐当中,林木资源遭受了相当大的破坏。同时由于传统盆景的制作需要,人工种植的苗木难以满足独特的桩形要求,因此需要新的盆景制作方法,解决盆景对自然林木的依赖以及盆景制作周期过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传统盆景制作方式、资源的不足,提出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大小合适的弯木,清洗干净,将表面切削平整用作内模;
(2)在当年秋冬10月至翌年3月,选择具备制作树木盆景条件的实生苗、扦插苗;
(3)选取多株苗木围绕模具排布,将苗木的基部固定在弯木内模外围下端,苗木枝干围绕内模向上缠绕,用胶带绑扎固定,之后即可将苗木上盆种植;
(4)上盆后至第二年春季,对苗木进行造型,将部分苗木各处分枝下压做弯,上端枝头靠接归一,收缩结顶;
(5)培育期间将盆栽放置在合适环境中并及时进行抹芽、摘心、整形工作,弯木内模疏松腐烂后将其锉散取出,使盆景内部镂空,即可获得镂空盆景。
所述步骤(1)中的弯木是弯曲角度为100°-130°质地松软的废弃木材。
所述步骤(2)中的实生、扦插苗为1-3年生实生、扦插苗。
所述实生、扦插苗为银杏、紫薇、三角枫、腊梅、梅花、白蜡、罗汉松中的一种。
步骤(3)中的苗木数量为8-10株。
所述步骤(5),盆景整形修剪原则为“黄金分割定律”及盆景“不等边三角形”原则。
所述盆栽土为腐殖质含量不低于80%的肥土。
所述培育期间的合适环境为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自然露天场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盆景镂空快速成型方法,使用的是人工培育的实生扦插苗木,培育速度快,产量大,资源十分丰富,无需依赖山采桩。与传统盆景制作方法相比,制作方式更加灵活,苗木通过弯木模具扭曲组合制作盆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能够制作多种不同样式的盆景。由于使用了盆景模具,按照模具进行盆景制作,大大降低了盆景制作的技术门槛,使盆景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制作,有利于盆景的推广销售。在本发明中的镂空盆景制作方法中采用的都是1-3生的实生、扦插苗木,生命力旺盛,与山采桩相比,不但成活率更高,而且根据苗木的大小,制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生产成本低;同时由于苗木的可塑性强,能够做到“一年绕干绑扎、两年镂空去模,三年成型观赏”,即可作为商品上市出售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贮存库
- 下一篇:物品信息鉴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