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8328.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平;端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意公路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B21B1/22;C23C2/06;C23C2/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玮 |
地址: | 21121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防护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先准备好多个冷却腔,首先对钢坯进行热轧,待冷却后,在450‑65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下卷取,在卷起结束后将钢材置于强酸池内进行酸洗,酸洗后加热至650℃以上,并在730‑880℃的温度区域保持15‑600s,接着冷却至600℃以下;本发明能够在传送过程中对板材进行逐级降温冷却,不仅避免板材出现骤冷,同时保证了生产效率,实用性更高,解决了目前在对热浸镀锌防护板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采取低温的冷却方式易造成板材骤冷,而致板材出现形变或镀锌层脱落等现象,而如果将板材静置同一环境下进行缓慢降温处理,则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热镀锌是使熔融金属与铁基体反应而产生合金层,从而使基体和镀层二者相结合。热镀锌是先将钢铁制件进行酸洗,为了去除钢铁制件表面的氧化铁,酸洗后,通过氯化铵或氯化锌水溶液或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水溶液槽中进行清洗,然后送入热浸镀槽中。热镀锌具有镀层均匀,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热浸镀锌技术广泛地运用在汽车、家电、建材等领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在性能和用途上有了很大改进,发动机防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因此经过热浸镀锌处理的防护板有着更加广泛的运用空间。
在对热浸镀锌防护板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从镀锌槽内取出的板材往往温度很高,因此需要进行冷却,采取低温的冷却方式,虽然提升了冷却速度,但是板材骤冷容易出现形变或镀锌层脱落等现象,而如果将板材静置同一环境下进行缓慢降温处理,则影响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在传送过程中对板材进行逐级降温冷却,不仅避免板材出现骤冷,同时保证了生产效率,实用性更高的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浸镀锌防护板的制造方法,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准备好多个冷却腔,首先对钢坯进行热轧,待冷却后,在450-650℃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下卷取,在卷起结束后将钢材置于强酸池内进行酸洗,酸洗后加热至650℃以上,并在730-880℃的温度区域保持15-600s,接着冷却至600℃以下;
(2)在钢材冷却后置于镀锌槽内实施热浸镀锌处理,镀锌液内包含有Al、Pb、Fe以及其他杂质元素,且Al、Pb、Fe以及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1-0.14%、0.002-0.003%、0.03-0.07%和0.001-0.003%;
(3)热浸镀锌处理后的钢材置于传送带上,传送带通往冷却腔,同时靠近前侧的冷却腔温度设置在450-350℃,其后每个冷却腔的温度差在30-40℃,最后的冷却腔温度设置在接近室温的温度范围内;
(4)对冷却成型后的板材提供牵引力和牵引速度,均匀地引出板材并对板材进行切割,板材在切割后进行精修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热轧的开始温度设置在1150-1270℃,热压的结束温度设置在830-950℃。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加热过程中温度上升的速率为3-5℃/s,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的速率为3-30℃/s。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在对酸洗后的钢材进行加热前,需要对钢材进行清洗去酸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钢材进入镀锌槽时的温度为450-470℃,镀锌液的温度为455-46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板材表面镀锌层的附着量为20-12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意公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意公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