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8541.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辉波;谭梁;罗雄彬;李华英;张俊;郭周劳;缪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5/02;F01N13/18;F01N1/08;F01N1/10;F02M31/087;F02M31/07;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鑫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内燃 发电 机组 排气装置 | ||
1.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排气管、换热系统和消音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室、进气管和换热调节盘,所述换热系统主要将进入换热室尾气与进气管中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提升进气温度,降低排气温度;所述消音系统由抗性消音系统和阻性消音系统组成,两种消音系统组合能大幅度降低高原内燃发电机组所产生的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由副排气管和隔板组成,所述换热室包裹进气管,所述换热室进气端开有小孔与所述换热调节盘上的通孔相对应,可通过调节换热调节盘与换热室进气端孔洞的重合度调节进入换热室的尾气量,从而调节进入所述内燃发电机组的实际进气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换热调节盘圆柱销连接,圆柱销端面用环形挡圈防止两者轴向移动,所述换热调节盘可相对于副排气管同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调节盘的两侧和均开有凹槽,换热调节盘与主排气管通过凹槽配合可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气管与换热调节盘配合处均安装有耐热密封圈防止尾气外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贯穿于换热室的管体部分均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提高换热效率;位于主排气管的部分则采用绝热材料,减少通过主排气管的尾气对进气管空气温度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消音系统由两个膨胀室以及多根消音管组成;所述膨胀室由主排气管和隔板组成;所述隔板上开有与消音管外径相同的孔,用于安装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出气端面密封并在管壁上开有与进气口截面面积相同的小孔,用于消除噪声,减小压力损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性消音系统由副排气管和安装在进气管上的吸声材料组成,可降低进入副排气管的尾气产生的噪声。
9.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采用沟槽结构由传热较好的材料制成,增大了与进入副排气管尾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系统的传热效率;接触面积增大尾气与吸声材料的碰撞增加,阻性消音系统的降噪效率提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内燃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出气口和主排气管进气口均设计有法兰,所述进气管出气口法兰通过螺栓与内燃发电机组进气口连接;所述主排气管进气口法兰通过螺栓与内燃发电机组排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5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