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及其种植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328665.7 申请日: 2020-11-24
公开(公告)号: CN112616533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朱邦孝 申请(专利权)人: 赤水山宝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A01G23/04;A01C2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64700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枇杷 种植 方法 及其 装置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园地选择:选择坡度在30°以下、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土且疏松肥沃的山地或排灌便利、地下水位低于80cm、土壤质地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土且土层深厚、松软、肥沃的平地作为茶园园地;S2、道路规划:根据茶园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宽1.0m‑1.5m的纵向步道和宽1.0m‑1.5m的纵横向步道,有条件的茶园可设置宽3m‑3.5m的机耕道路,本发明涉及枇杷虫茶种植技术领域。该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及其种植装置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树龄的枇杷茶树进行合理的施肥,从而保证枇杷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了枇杷茶树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枇杷虫茶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及其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虫茶又叫“茶精”,虫茶并不是茶,而是由一种名叫“米缟螟”的幼虫,采食茶叶后留下的粪便干制而成,冲泡之后色如茶水,故有“茶”名,虫茶泡出茶来,香气四溢,喝上几口,味道醇香甘甜,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虫茶经多年陈化后,口味更醇和,药性更温和。

枇杷茶是一种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而枇杷虫茶则是由紫斑谷螟这一中昆虫采食枇杷茶茶叶后留下的粪便干制而成的茶,十分名贵,但是现有的枇杷茶树是生长在山上的,对土壤、气温、降雨量和环境的相对湿度有较高要求,整株移栽成活率低,浪费时间、精力,同时也造成枇杷茶树死亡,造成极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及其种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枇杷茶树整株移栽后成活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枇杷虫茶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园地选择:选择坡度在30°以下、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土且疏松肥沃的山地或排灌便利、地下水位低于80cm、土壤质地为白垩纪酸性紫色土和侏罗纪酸性黄壤土且土层深厚、松软、肥沃的平地作为茶园园地;

S2、道路规划:根据茶园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宽1.0m-1.5m的纵向步道和宽1.0m-1.5m的纵横向步道,有条件的茶园可设置宽3m-3.5m的机耕道路;

S3、排灌水沟规划:在茶园位置较高处和茶园四周设置深50cm、宽60cm的地沟,在横向步道和纵向步道内侧设置排灌蓄水沟,两相邻排灌蓄水沟之间间隔3m-4m;

S4、茶树选择:选用基部5cm以上、无病虫害且根系发达、茎叶完整的枇杷茶树,并根据中叶枇杷茶和小叶枇杷茶的品种进行分类;

S5、锯桩:每年8月-10月,根据枇杷茶树大小进行锯桩,锯桩时不能将枇杷茶树桩锯破头,锯桩完成后用塑料纸或保鲜膜将枇杷茶树桩包好;

S6、种植前准备:在茶园开设深30cm、宽30cm的种植沟,在种植沟相邻的位置设置深40cm、宽50cm的施肥沟,栽植前20天左右,在施肥沟内施基肥,每亩茶园施腐熟有机质肥或圈肥1000kg、油枯150kg和磷肥50kg;

S7、栽植:在秋季和春天的雨后,按行距2.0m和株距2.0m的规格,根据枇杷茶树桩大小打窝后将枇杷茶树桩放入窝内,用细土逐实,保证枇杷茶树桩根100%与土壤接触,灌足定根水,定根水以向外浸出为宜,覆土并压实土;

S8、浇灌保湿:枇杷茶树桩移栽3天内,每天早晨浇水一次,栽植后的一个月内保持土壤、湿润;

S9、初期施肥:枇杷茶树桩移栽2个月内,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用稀释后的粪水早上或下午进行浇灌,浇灌过程中不能将粪水淋在枇杷茶树桩上;

S10、后期施肥:在秋冬季节,幼龄枇杷茶树:茶园每亩发酵圈肥800-1000kg、饼肥50-80kg和磷肥20-40kg,壮年枇杷茶树:茶园每亩发酵圈肥1500-2000kg和磷肥100kg的标准对枇杷茶树施入基肥,施肥后覆土;

S11、中耕松土:根据土壤的不同情况,每年浅耕三次,浅耕深度为10-15cm,每年秋冬季节在施基肥的同时对土壤进行深耕,深耕深度为10-15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水山宝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赤水山宝生态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