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8797.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网;陆昌盛;汪勤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04 | 分类号: | E05B83/04;E05B83/40;E05B79/02;E05B85/00;E05B7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145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互锁 开启 机构 | ||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涉及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开启摇臂、回弹机构、按动机构、锁紧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以及第二限位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内安装卡座,所述开启摇臂包括开启摇臂本体以及联动摇臂,所述开启摇臂本体下表面与内安装卡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立柱、第一旋转环以及第二旋转环,所述按动机构包括按动长杆以及按动长柱,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减震垫片,所述减震垫片一表面与底座本体周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以及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旋转环以及第四旋转环,本发明中,在按动长柱的外部部分设置了第二固定环,可保证按动长柱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本次设计的汽车滑门门锁主要用于面包类车型,传统的汽车门锁体积较大,本滑门互锁体积小巧且结构紧凑;传统的汽车门锁设计复杂且装配起来困难,本滑门互锁装配且制造成本低;传统的汽车门锁由于制造精度不足往往伴随着质量问题,本滑门互锁采用全新工艺,质量稳定、功能全面且使用方便。
现有技术下的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有着回弹机构的定位旋转设置简单、按动机构与锁紧机构的连接简单以及开启摇臂与按动机构之间缺乏限位机构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定位旋转设置简单、按动机构与锁紧机构的连接简单以及开启摇臂与按动机构之间缺乏限位机构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滑门互锁开启机构,包括底座、开启摇臂、回弹机构、按动机构、锁紧机构、第一限位机构以及第二限位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以及内安装卡座,所述开启摇臂包括开启摇臂本体以及联动摇臂,所述开启摇臂本体下表面与内安装卡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立柱、第一旋转环以及第二旋转环,所述内安装卡座以及开启摇臂本体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立柱分别与第一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第一旋转环下表面与底座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环下表面与底座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按动机构包括按动长杆以及按动长柱,所述按动长杆内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联动摇臂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底座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按动长柱周侧面与第一通孔滑动配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减震垫片,所述减震垫片一表面与底座本体周侧面连接,所述减震垫片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按动长柱周侧面与第二通孔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以及第二旋转柱,所述底座本体内部一表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限位架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联动摇臂内部设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柱周侧面与第二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旋转环以及第四旋转环,所述第三旋转环下表面与开启摇臂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四旋转环下表面与按动长杆上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外安装卡座,所述内安装卡座下表面与底座本体上表面连接,四个所述外安装卡座一表面均与底座本体周侧面连接,外安装卡座主要承担起底座与外部其他部件的连接作用。
优选地,所述开启摇臂还包括开启按钮、拉环、第一旋转柱以及锁紧环,所述开启摇臂本体内部设有第三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柱与第三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开启按钮安装于第一旋转柱上表面,所述拉环下表面与开启按钮上表面连接,所述锁紧环周侧面与第一旋转柱周侧面连接,所述联动摇臂安装于开启摇臂本体周侧面,锁紧环可以防止第一旋转柱在长期旋转开启过程中发生脱落。
优选地,所述回弹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环、回位弹簧以及盖板,所述回位弹簧设置于开启摇臂本体以及盖板之间,所述盖板安装于立柱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环周侧面与立柱周侧面连接,所述回位弹簧一端与第一旋转环旋转配合,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旋转环旋转配合,第一固定环主要是在外部对立柱进行定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7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