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8953.2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林雅铃;谭杏银;梁嘉琪;叶琪;侯萌;何诗琦;张德强;钟伟强;张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392 | 分类号: | C08G77/392;A01N55/10;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华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性 含聚硅氧烷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杀菌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式(Ⅰ)结构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式(Ⅰ);其中,x的取值为0‑250,y的取值为40‑350;*表示取代的位置。相对于现有市售的小分子季铵盐杀菌剂,本发明所提出的具有式(Ⅰ)结构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具有更大的分子量,由于其分子体积巨大,难以渗透通过皮肤表皮,且可在皮肤表面有效吸附,尤其适合作为表皮长效杀菌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菌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抗菌剂是一类对微生物(细菌、真菌、霉菌等)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抗菌剂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服装、卫生用品、日用品、食品包装等领域,以防止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和侵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各类有害微生物,故皮肤表面的消毒显得尤为必要。但小分子季铵盐对皮肤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若渗透通过皮肤表皮屏障、进入人体内循环,则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导致潜在的风险增加。而具有较高分子量的大分子由于其较为庞大的结构是难以产生透皮作用的,但现有技术中的较高分子量的大分子其杀菌性能性能较弱,且在皮肤表面的吸附性能较差,使得杀菌效果进一步减弱。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非渗透性的大分子杀菌剂,该大分子杀菌剂对皮肤无渗透作用,十分安全,且该大分子杀菌剂杀菌性能好,在皮肤表面的吸附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含伯胺盐酸盐基团,对皮肤没有渗透性,杀菌效果好,是一种十分安全的杀菌试剂,在皮肤表面的吸附性好,可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
具体的,具有式(Ⅰ)结构的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
其中,x的取值为0-250,y的取值为40-350;
*表示取代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x的取值为0-200,y的取值为50-3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x的取值为50-150,y的取值为80-260;更优选的,所述x的取值为50-120,y的取值为80-240。
优选的,*取代的位置可为氢、烷基、烃基或芳香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烷基为C1-C8的烷基,例如选自甲基、乙基或丙基。
优选的,所述具有式(Ⅰ)结构的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40000;进一步优选的分子量为10000-30000。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非渗透性的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含乙烯基的硅氧烷环体物质与不含乙烯基的硅氧烷环体物质在溶剂中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反应,然后再加入终止剂,搅拌反应,分离,得到含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氧烷)无规共聚物,标记为PVDMS;
(2)含聚硅氧烷的无规共聚物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8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污水修复治理装置及修复治理方法
- 下一篇:循环过滤式油渣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