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控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9156.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赛尔·P·霍夫萨埃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赛尔·P·霍夫萨埃斯 |
主分类号: | H01H37/04 | 分类号: | H01H37/04;H01H37/52;H01H37/5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文洁 |
地址: | 德国施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开关 | ||
一种具有壳体(12)的温控开关(10),所述壳体包括盖部(18)和下部(16),其中,绝缘箔(22)布置在盖部(18)与下部(16)之间,温控开关具有设置在壳体(12)外部的第一外部接触表面(48)、设置在壳体(12)外部的第二外部接触表面(50),并且具有布置在壳体(12)中的温控开关机构(14),温控开关机构根据其温度在第一外部接触表面(48)和第二外部接触表面(50)之间建立导电连接或断开导电连接,其中,绝缘箔(22)至少部分地涂覆或印刷有密封剂(26),用于密封壳体(12)的密封剂在密封区域(29)中接触盖部(18)和/或下部(1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温控开关,所述壳体包括盖部和下部,其中,在盖部和下部之间布置有绝缘箔,该温控开关具有在外部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外部接触表面、在外部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外部接触表面,并且具有布置在壳体中的温控开关机构,该温控开关机构根据其温度在第一外部接触表面和第二外部接触表面之间建立导电连接或断开导电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温控开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从文献DE102015114248 B4中已知一种通用开关。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使用已知的温控开关来监控装置的温度。为此目的,例如,通过温控开关的外表面使温控开关与待保护的装置热接触,使得待保护的装置的温度影响开关机构的温度。
通过焊接到其两个外部接触表面的连接线,开关在待保护装置的电源电路中通常串联地电连接,以便当低于开关的响应温度时,供应到待保护装置的供电电流流过开关。
已知的开关包括下部,在下部中设置有内部周向肩部,盖部直接搁置在该肩部上或通过插入绝缘箔搁置在该肩部上。盖部通过下部的周向凸起壁牢固地保持抵靠该周向肩部,该周向凸起壁的上部沿径向向内地弯曲。
由文献DE102015114248 B4已知的开关的温控开关机构包括承载可移动接触部的快动弹簧盘,以及放置在可移动接触部上的双金属快动盘。快动弹簧盘将可移动接触部压靠盖部内的固定的对应触头。快动弹簧盘通过其边缘支撑在壳体的下部,使得电流从下部通过快动弹簧盘和可移动接触部流入到固定的对应触头,并从那里流入到盖部。
在文献DE102015114248 B4中公开的开关的设计变型方案中,设置了双金属部或双金属快动盘用于温控开关功能,双金属部或双金属快动盘处于开关机构的开关温度以下时不受力。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双金属部或双金属快动盘是指不可分离地结合的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两个、三个或四个部件的多层、活动的片状部件。金属或金属合金的各个层之间的接合部是材料接合的或形状配合的,并且例如通过轧制制造。
这种双金属部在其低温位置具有第一稳定几何构造,并且在其高温位置具有第二稳定几何构造,双金属部根据温度以滞后方式在低温位置和高温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如果温度变化超过其响应温度或低于其返回温度,则双金属部快动到另一几何构造。因此,双金属部通常被称为快动盘,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双金属部通常具有细长的、卵圆形的或圆形的形状。
如果通常设计成双金属盘的双金属部的温度由于待保护的装置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到响应温度以上,则双金属盘从其低温构造快动为其高温构造。双金属盘因此以这样的方式抵抗快动弹簧盘作用,使得双金属盘从固定的对应触头抬起可移动接触部或从两个固定的对应触头抬起电流传递构件,使得开关断开并且待保护的装置被切断并且不再能够加热。
在这些设计中,双金属盘优选地在其转变温度以下被不受力地机械安装,其中双金属盘也不用于承载电流。这具有的优点是,双金属盘呈现出更长的机械使用寿命,并且即使在大量的开关操作之后,切换点、即双金属盘的转变温度也不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赛尔·P·霍夫萨埃斯,未经马赛尔·P·霍夫萨埃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9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