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9978.4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雷仁华;彭璟;周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源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25C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蚀刻 再生 循环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回收PCB蚀刻后排出的高含铜酸性蚀刻母液;步骤S2、通过电解提取酸性蚀刻母液中过量的铜;步骤S3、在经过电解提取后的酸性蚀刻母液中添加酸性蚀刻再生剂,混合均匀;步骤S4、将经过步骤S3处理得到的再生酸性蚀刻液返回蚀刻生产线再次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法,设备投资少,能安全、高效地实现废液的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资源化处理和有色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电路板蚀刻液的产生。蚀刻过程中,当蚀刻液中铜离子的浓度达到饱和时蚀刻液失去蚀刻能力,形成蚀刻废液,蚀刻废液除含有大量的铜外,其余成分与蚀刻液相似。蚀刻废液通过处理后,可回用,实现蚀刻液的循环使用。
酸性蚀刻液因为具有侧蚀小、蚀率易控制和易再生等特点,所以是一种适合精细线路制作、多层板内层制作的蚀刻液。电路板经贴膜、曝光、显影、去膜和图形电镀锡铅合金之后,其它80%-90%以上不需要的铜箔需用蚀刻液腐蚀去除,从而形成印制电路。随着蚀刻过程的进行,溶铜量不断增加,蚀刻液含铜逐渐接近其最大容量,蚀刻速度大幅下降,不能满足蚀刻工序要求,此时蚀刻液成为废液而被排放。废蚀刻液的产出量巨大,传统酸性蚀刻废液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其中铜离子的回收,但回收后的母液经常还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排放,没有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将酸性蚀刻废液再生利用,不仅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还能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回收和利用,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酸性蚀刻液再生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再生法和电化学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如氯气氧化法、氯酸钠氧化法、双氧水再生法等需加入氧化剂等物质,将Cu+氧化再生为Cu2+,但是总铜不断增加,最终需要对外排出一部分的酸性蚀刻废液以维持一定的总铜浓度,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量Cu和酸的浪费;电化学法(也叫电解法)再生酸性蚀刻废液,不仅可以再生蚀刻液,还可以回收金属铜,是目前再生回收酸性蚀废刻液的主要方法。然而,现有的电解操作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例如,中国专利CN 101748430A公开的也是一种酸性蚀刻液电解再生方法,该法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将阴阳极室隔开,酸性蚀刻废液经过滤除杂后导入电解槽,以酸性蚀刻废液为阳极液,以酸性蚀刻废液中Cu+高于Cu2+为阴极液,通过电解反应后,在阴极室内沉积铜粉,经过阴阳极液的混合得到再生液。但是,该方法采用阳离子膜使阴极析铜困难,且电解过程中阴极析出铜粉,需要专门配置固液分离装置,回收铜操作难度加大,且进入电解槽前的蚀刻废液还要过滤除杂工序。另外此发明专利没有防止阳极析氯的措施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法,设备投资少,能安全、高效地实现废液的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通过酸性蚀刻液再生添加剂的添加还能有效增强再生酸性蚀刻液的综合性能。另外,其能同步回收金属铜,大大降低PCB蚀刻工序药剂成本,且能有效缩短回收周期,并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电化学酸性蚀刻后,蚀刻和回收同时进行,节约了生产成本和降低清洗费用,减少了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且采用的电化学酸性,蚀刻过程和蚀刻参数更易于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性蚀刻液的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回收PCB蚀刻后排出的高含铜酸性蚀刻母液;
步骤S2、通过电解提取酸性蚀刻母液中过量的铜;
步骤S3、在经过电解提取后的酸性蚀刻母液中添加酸性蚀刻再生剂,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源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源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9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清理的环保型水利沉淀装置
- 下一篇: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