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0627.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施雷震;王奎;林冰肖;朱锡浩;何云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格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0 | 分类号: | H02B13/00;H02B1/46;H02B1/48;H02B1/30;H02B1/04;H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融合 成套 网箱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其包括有内部中空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主柜体;所述箱体正面呈对称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朝向主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沿安装板的高度方向滑动;升降组件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在升降组件底部的支撑板,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转动辊;转动辊上表面从支撑板内伸出,且所述转动辊上表面沿主柜体进出箱体的方向转动;相邻的所述转动辊间沿主柜体进出箱体的方向呈依次间隔设置;当将所述支撑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留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间隔。本申请具有方便将主柜体顺利推入箱体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网箱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可以实现配网自动化,体积比较大,适合环网供电,有供室内使用,也有用于户外供电。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已被广泛运用于需要供电可靠性较高的地方。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374962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户外环网箱,包括防雨盖、框架、前板、侧板、合页、箱锁、散热孔和调节移动装置,上述户外环网箱,通过将调节移动装置于框架下端,由螺帽带动螺杆通过固定套筒进行上下调节,使得环网箱呈水平状态,达到环网箱在户外进行安放的时候,在土地不平整的情况下调整环网箱的高度,提高了稳定性,使得不容易发生倾倒的有益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将箱体内部的主柜体进行安装时,通常是通过叉车来将主柜体运入至箱体内;但是当遇到箱体内部空间较为狭窄的情况时,叉车便难以将主柜体顺利送入至箱体内,只能先将主柜体放置在箱门一侧,再通过人工将主柜体抬起,最后再一点点挪入至箱体内;这将给安装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当叉车难以将主柜体顺利送入箱体内而给安装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有内部中空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主柜体;所述箱体正面呈对称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朝向主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沿安装板的高度方向滑动;所述升降组件底部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转动设置在升降组件底部的支撑板,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表面从支撑板内伸出,且所述转动辊上表面沿主柜体进出箱体的方向转动;相邻的所述转动辊间沿主柜体进出箱体的方向呈依次间隔设置;当将所述支撑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留有供叉车的货叉插入的间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叉车难以将主柜体顺利送入箱体内时,通过将两侧的支撑板向下翻转至水平状态,接着再将上方携带有主柜体的货叉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隙插入;然后再将货叉的高度逐渐下降,使主柜体底部顺利放置在转动辊上方,此时支撑板在主柜体重力的作用下将带动升降组件下移;当支撑板底部下降至与地面接触时,再将货叉从主柜体的底部抽离,最后再将主柜体沿着转动辊的滚动方向推入至箱体内,在转动辊的输送下能将主柜体更加轻松且方便的推入至箱体内,大大节省了人力,使推入过程能更加顺利得完成。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开口背离安装板的收纳槽;所述支撑板一端转动设置在收纳槽的下端侧壁上,且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轴呈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主柜体顺利推入至箱体内后,再将支撑板绕着自身转动轴向上翻入至收纳槽内,通过收纳槽能将输送组件进行收纳,从而当箱门处于敞开状态时,能减小外界环境给内部输送组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延长了输送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将输送组件翻入至收纳槽内,能保证箱门的顺利盖合。
优选的,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收纳槽连通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支撑板背离滑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供固定件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