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2081.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华彦;管瑞东;刘广;鲁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3/12;E02D3/10;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崇鑫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水泥 搅拌 | ||
本发明涉及水泥搅拌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包括水泥搅拌桩与设于水泥搅拌桩内的砂芯层,所述砂芯层的底端低于水泥搅拌桩的底端,所述砂芯层包括套管、填充于所述套管内的砂芯以及设于套管底端的管靴,所述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所述外套管活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砂芯填充于内套管内部,所述管靴固定在内套管的底端、并封堵内套管的底部管口,外套管的底部端面活动接触于管靴上,所述的砂芯由粗砂、中砂组成,所述外套管为金属管,内套管为塑料管。本发明提出的水泥搅拌桩强度大,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搅拌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
通常,水泥搅拌桩的强度高于周边的软土,但其渗透性远低于周边软土,地下水难以穿过水泥搅拌桩。在某些特殊地段,如滩涂地区、低洼地区、海堤工程中,如水泥搅拌桩也具有一定的纵向排水、渗水功能,则可提高软土的固结速度,缩短达到最终沉降的时间,为此提出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砂芯的水泥搅拌桩,包括水泥搅拌桩与设于水泥搅拌桩内的砂芯层,所述砂芯层的底端低于水泥搅拌桩的底端;
所述砂芯层包括套管、填充于所述套管内的砂芯以及设于套管底端的管靴;
所述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所述外套管活动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侧,所述砂芯填充于内套管内部;
所述管靴固定在内套管的底端、并封堵内套管的底部管口,外套管的底部端面活动接触于管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芯由粗砂、中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为金属管,内套管为塑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外壁具有不小于2°的锥度,且外套管顶端的外壁直径最大,外套管的内壁同样具有一不小于2°的锥度,外套管底端的内径最大,对应的内套管外壁锥度与外套管的内壁锥度相同,且内套管底端的外径最大。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内套管的长度相同,且外套管、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水泥搅拌桩的长度,长度差值大于0.2m。
一种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前制作好外套管、内套管、管靴,准备洁净的粗砂、中砂备用。
步骤2,施工水泥搅拌桩。
步骤3,将内套管套入外套管内部,内套管内部填充砂芯,外套管的底部安装管靴,在水泥土尚未凝固之前,基于起吊设备移动外套管至其竖直位于水泥搅拌桩正上方,基于起吊设备将外套管插入至水泥搅拌桩内,并使外套管3底部透过水泥搅拌桩的底部。
步骤4,基于起吊设备将外套管,使内部充满砂芯的内套管遗留在水泥搅拌桩中。
步骤5,继续从内套管的顶部敞口处向其内灌入一定的粗砂、中砂、并压实,以使砂芯向下移动并冲开管靴。
所述起吊设备包括基板、旋转板以及安装板,其中,所述基板的顶部一侧与旋转板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基板的顶部另一侧铰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和旋转板侧面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