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2260.0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光;郭俊明;周康;邓钊帆;王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08 | 分类号: | F24F8/108;F24F8/183;F24F8/192;F24F8/9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洋洋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除尘装置中过滤组件需频繁更换、费时费力、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过滤腔的装置本体、设置在装置本体上与过滤腔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和排尘口、设置在装置本体内能将空气过滤并使过滤出的污染颗粒聚集在过滤腔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惯性除尘组件、旋风除尘组件和电除尘组件。本发明综合了惯性除尘、旋风除尘和电除尘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过滤性能好、清洁效果好、还通过设置积尘段和第二放电极,进行微小颗粒收集、排出工作,不影响除尘装置的连续工作,实现不间断工作可长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空气污染加重,并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雾霾天气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除霾机组,针对空气中大量的微小颗粒通过机组运行沉积在过滤器材上,虽然能够清除PM10、PM2.5等微小颗粒,极大地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度,但是导致过滤器材的过滤效果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不断衰减,过滤器材不能重复利用,导致这些机组的普遍现象是需要维护的频率太高,尤其是在北方,有时出现雾霾加浮尘的天气,几乎两周就要更换一次过滤器材,即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还无形中降低了生活品质,尤其是对于大型商场,医院等对空气清洁度要求高的场所,极大地浪费了宝贵时间;如果传统机组长时间不维护,不但不能起到除霾效果,而且由于过滤器等器材上积存的有害物质,导致处理后的空气产生二次污染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尘装置中过滤组件需频繁更换、费时费力、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过滤腔的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上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进风口、出风口和排尘口、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能将空气过滤并使过滤出的污染颗粒聚集在所述过滤腔内的过滤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惯性除尘组件、旋风除尘组件和电除尘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本体为中空筒形结构,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处理段、第二处理段和积尘段;所述惯性除尘组件沿所述装置本体轴向设置,且一端与位于所述装置本体顶部的所述进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处理段下部;所述旋风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处理段内,所述电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处理段内;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处理段处,所述排尘口位于所述积尘段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本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惯性除尘组件出口处的挡流板,通过所述挡流板能将向下的气流转向成向上的气流以进入所述第二处理段进行旋风除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惯性除尘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轴线与所述装置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风除尘组件包括螺旋盘设在所述过滤管周侧的导流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除尘组件包括能使污染颗粒带电的第一放电极;所述积尘段内设置有第二放电极,所述第二放电极的电极极性与所述第一放电极的电极极性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流板呈圆锥形结构,通过支撑件与所述积尘段出口连接;所述挡流板的顶部尖角正对所述过滤管中心轴线位置,且下沿与所述积尘段内壁之间具有间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尘口上设置有弯管,所述弯管末端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积尘段截面为锥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处理段截面为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车联雾计算的实时任务分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讲解型工业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