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制砖用双碱法脱硫用循环式脱硫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2342.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陶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格绿恩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9;B01D53/9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制砖用双碱法 脱硫 循环 | ||
本发明属于脱硫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制砖用双碱法脱硫用循环式脱硫塔,包括脱硫塔,储存在脱硫塔内的脱硫液,设置在脱硫塔底部进口处的进气机构,以及设置在脱硫塔上端的排气口,其特征在于,位于脱硫网上方的所述脱硫塔内设有用脱硫液喷淋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硫塔内设有水蒸气回收机构,所述水蒸气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块和回收板,所述回收块固定安装在脱硫塔内部,且回收块中部设有方形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多个相匹配且均匀分布的回收板,所述回收板为波纹状,能够有效的将原有排放的水蒸气进行吸收回流,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脱硫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制砖用双碱法脱硫用循环式脱硫塔。
背景技术
污泥制砖的工艺是污泥—窑炉余热烘干—与煤矸石、页岩掺配—搅拌均化—挤出成型—干燥—焙烧—成品砖;然而污泥在进行烘干时,会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气,现有的废气大都采用双碱法脱硫塔进行处理;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现有的脱硫塔在投入使用中,脱硫塔虽然能够对气体实现脱硫达标排放,但是脱硫后,仍旧有大量的水通过水蒸气的形式排放,造成了水的浪费,不能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制砖用双碱法脱硫用循环式脱硫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污泥制砖用双碱法脱硫用循环式脱硫塔,包括脱硫塔,储存在脱硫塔内的脱硫液,设置在脱硫塔底部进口处的进气机构,以及设置在脱硫塔上端的排气口,位于脱硫网上方的所述脱硫塔内设有用脱硫液喷淋的喷淋机构,所述脱硫塔内设有水蒸气回收机构,所述水蒸气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块和回收板,所述回收块固定安装在脱硫塔内部,且回收块中部设有方形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内设有多个相匹配且均匀分布的回收板,所述回收板为波纹状;
所述回收板包括大小相同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外表面均设有固定连接的吸附层,所述连通孔内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分别活动穿过相应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且定位杆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压板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定位杆之间的所述连通孔内设有多个可来回运动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分别活动穿过相应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且挤压杆与第二压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蒸气回收机构为多个。
优选的,位于脱硫液上方的所述脱硫塔内设有多个脱硫网,上下之间的所述脱硫网内设有多个吸附球,所述脱硫网中部设有可转动的脱硫杆,所述脱硫杆上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抚平杆,所述抚平杆底部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抚平齿,位于抚平杆上端的所述脱硫网底部设有多个固定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底部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活动连接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两端通过扭力弹簧与调节槽两端连接,位于调节杆一侧的所述脱硫网底部设有用于敲击脱硫网的敲击杆,所述敲击杆一端与调节轴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底部设有用于带动调节轴转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端与调节轴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进气端设有进气管,且进气风机排气端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脱硫塔底部的进口处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硫杆底部与脱硫塔底部连接,且脱硫塔底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脱硫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吸附球采用质量轻吸附性好的多孔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格绿恩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格绿恩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