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土拱效应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2349.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琦;吴世泉;赵国;李帅;李本鹏;郑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效应 岩溶 路基 处置 方法 | ||
1.一种结合土拱效应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岩溶场区路基的工程地质模型;
对工程地质模型中的边界及荷载进行设置;
对工程地质模型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岩溶场区路基的变形严重区域;
对变形严重区域进行加密处理,形成土拱效应;
对于岩溶场区路基溶洞上方位置,对其土体进行高压注浆加密处理,对上部土体起到挤密作用,压缩土体间空隙,提高土体承载力,形成土拱效应;
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土体进行注浆加密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为:
确定构建数值模型的岩溶场区范围,对岩溶场区范围进行物探、钻孔,确定现场岩溶情况,进而建立岩溶场区路基的工程地质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现场岩溶情况包括溶洞的分布、洞径大小、洞内充填情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建立多层分布的地层模型,相邻地层之间的分界设置为平直或倾斜;并根据溶洞分布位置和尺寸,在地层模型的相对应位置设置溶洞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工程地质模型左右两侧边界采用水平固定边界,模型下部边界采用固定边界,溶洞临空面为自由边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所施加的荷载为:在模型上部边界采用交通模拟荷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对变形情况的分析过程为:
由地表位移数据,以模型水平距离为横坐标,以位移量为纵坐标绘制地表变形曲线,得出岩溶场区路基的变形严重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岩溶路基的处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岩溶场区路基的变形严重区域在溶洞所处位置正上方,溶洞中心位置的地表变形量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3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红外扫描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用配电箱盖的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