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MeSCL30基因及其在ABA敏感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3365.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王振宇;顾进宝;陈衍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C12N15/84;C12N15/66;A01H5/00;A01H5/1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顾书玲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mescl30 基因 及其 aba 敏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薯MeSCL30基因和相关蛋白及其应用。所述MeSCL30基因编码的剪接因子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所述MeSCL30基因包含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过表达木薯MeSCL30基因能增加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因此所述木薯MeSCL30基因在生代谢调控,种子萌发调控以及开花时期调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经济效益潜力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木薯MeSCL30基因在ABA敏感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脱落酸(ABA)是一个15碳的倍半萜烯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5H20O4,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天然存在的脱落酸是一个对映结构体,特别是右旋化合物(S)-ABA。(R)-ABA的生理活性在多数情况下与(S)-ABA相同。其生理活性取决于以下条件:①有自由羧基,②环己烷环上在α-或β-位置有双键,③C-2处的双键是顺式。2-反式ABA在光中异构化后才有活性。酯类化合物在酯链水解后产生的自由酸也有活性。
天然脱落酸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与三氯甲烷等,难溶于醚、苯等,水溶解度3-5g/L(20℃)。脱落酸的稳定性较好,常温下放置两年。
天然脱落酸与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并列为植物五大激素,它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和耐盐力,对开发利用中低产田以及植树造林、绿化沙漠等有极高的价值。ABA还是抑制种子萌发的有效抑制剂,因此可以用于种子贮藏,保证种子、果实的贮藏质量。此外,ABA还能引起叶片气孔的迅速关闭,可用于花的保鲜、调节花期、促进生根等,在花卉园艺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对ABA及其应答基因的研究可揭示植物抗逆生理反应的分子过程,从而为定向增强作物对环境的适应力奠定基础。
脱落酸在农业生产上有广阔应用前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脱落酸光学构型仅为(+)-cis,trans-ABA,传统的化学合成法生产成本极高,所以目前只有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
因此针对参与ABA响应路径的经费进行研究非常重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个新的木薯剪接因子MeSCL30基因,其可以提高植物对ABA的敏感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薯MeSCL30基因,该基因可以提高植物对ABA的敏感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木薯MeSCL30基因,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为SEQ ID No.1的完全互补序列,或为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但活性不变的序列。
所述活性是指对ABA的敏感性。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薯MeSCL30剪接因子,该剪接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为在SEQ ID NO.2所示序列基础上经取代、缺失或增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或末端修饰,且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木薯MeSCL30基因或木薯MeSCL30剪接因子的应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木薯MeSCL30基因或木薯MeSCL30剪接因子在提高植物对ABA敏感性上的应用。
上述木薯MeSCL30基因或木薯MeSCL30剪接因子在植物育种中提高植物对ABA敏感性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对ABA敏感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植物对ABA敏感性的方法,包括在植物中转入有木薯MeSCL30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