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F6 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3943.8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吉;李晓龙;张云柯;房立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以一种SF6断路器触头开启过程电弧等离子体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首先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构建SF6断路器灭弧室内部二维轴对称结构模型;然后对构建的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和材料属性添加;其次添加模型物理场设置及边界条件,并进行瞬态求解器的配置;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灭弧室内SF6气体的速度、温度、压力、电磁场和电弧特性的演变规律。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中高压下SF6断路器触头工作过程电弧放电理论计算方法,仿真分析了灭弧室内电弧变化内在机理,对SF6断路器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真计算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实验测试得到的材料参数与多物理场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SF6断路器触头开启过程电弧等离子体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断路器是利用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灭弧介质和绝缘介质的一种断路器,目前已广泛用于超高压大容量电力系统,是目前国家电网40.5kV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专用断路器之一。随着计算机性能普遍提高和科研设备的发展,对SF6断路器灭弧室内物理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能够直观地观察断路器在整个开启过程中空间物理场的变化程度,仿真分析为开关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减少盲目性,节省试验费用,缩短开发周期。
针对SF6断路器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模拟电荷法、表面电荷法、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方法。然而,有限差分法在复杂灭弧室几何结构的求解方面受到制约,难以收敛;模拟电荷法与表面电荷法均属于边界分割法,对于场域物理特性分析缺乏有效的计算,且自身求解要求极高,对多重介质和薄电极处理存在局限性;基于有限元法的SF6断路器研究能够定量描述、对比分析物理量分布,例如张朝科等人利用有限元法计算40.5kV SF6灭弧室内不同位置的电场强度分布,刘晓明等人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实现了对SF6灭弧系统单断口与双断口的触头截面电场强度分析,陈亚林通过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了550kV SF6终端中有无悬浮电极时的电场分布。但目前这类仿真研究仅限于SF6灭弧室电场或某单一物理场数值研究,难以对气流场、磁场、温度场、电场、电流场、发热量等多重物理场的耦合作用进行同步求解。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F6断路器触头开启过程电弧等离子体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基于实测数据和多物理场瞬态仿真技术耦合,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和动态网格技术,分析灭弧室内SF6气体的速度、温度、压力、电场、磁场和电弧特性的演变规律,适用于SF6断路器触头开启过程灭弧室内等离子体的速度、温度、压力、电场和电弧特性的分析评估。
本发明SF6断路器触头开启过程电弧等离子体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通过下述步骤完成:
步骤1: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构建SF6断路器灭弧室内部几何结构,模拟触头打开瞬间等离子体电弧放电过程。
步骤2:对构建的SF6断路器灭弧室内部几何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和材料属性添加。
步骤3:添加模型物理场设置及边界条件,并进行瞬态求解器的配置。
步骤4: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灭弧室内SF6气体的速度、温度、压力、电磁场和电弧特性的演变规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