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MT剖面探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4053.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博;王书民;西永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mt 剖面 探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T剖面探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水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电场信号采集装置移动式采集目标探测剖面的电道观测数据;该电场信号采集装置布设在目标水域的水上,该电道观测数据包括预设多个电道的电场观测数据,以及该电道对应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通过磁场信号采集装置采集该目标探测剖面的磁场观测数据;根据该测点的电场数据和该磁场观测数据,处理得到该目标探测剖面的反演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MT剖面探测方法、装置和设备,以提供适合水域观测的、探测深度更深、探测效率更高、且分辨率较高的勘探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MT剖面探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大型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地下空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其探测技术体系,对国家重大工程及地方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因江湖水域工作环境限制,许多探测技术在江河湖等浅水域的应用尚存在问题。
陆基电磁探测技术在湖泊、河流或其他水体覆盖的区域往往缺乏分辨率,因为由于技术限制,大多数电磁探测技术不能用于水域。为了获得完整的探测地下结构,通常需要陆基和水基电磁测量。目前,已应用于水域探测的电磁技术包括电阻率法、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RT)、连续电阻率剖面法(CRP),无线电电磁测深(RMT)、拖拽式瞬变电磁(TEM)及锚定式水域AMT测。
但是,现有的定点观测如利用天然场源的锚定式水域AMT探测法,无法实现在江河湖等浅水域移动观测,工作效率较低。而仅有电阻率法、CRP和TEM虽实现了水上移动探测,但由于这些方法利用直流源,并且水上TEM装置不易过大,探测深度一般仅有几十米,分辨率也不高,无法满足江河湖等浅水域水体地下空间的移动探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MT剖面探测方法、装置和设备,以提供适合水域观测的、探测深度更深、探测效率更高、且分辨率较高的勘探技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MT剖面探测方法,应用于水域探测,包括:通过电场信号采集装置移动式采集目标探测剖面的电道观测数据;该电场信号采集装置布设在目标水域的水上,该电道观测数据包括预设多个电道的电场观测数据,以及该电道对应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该电场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电采集主机、拖拽式采集电缆、水中不极化电极、以及与该水中不极化电极配对的定位设备;该定位设备用于采集该水中不极化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通过磁场信号采集装置采集该目标探测剖面的磁场观测数据;该磁场信号采集装置布设在该目标水域岸边的陆地上;该磁场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磁采集主机、磁传感器和磁传导线;根据该多个电道的电场观测数据、该电道对应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以及该目标探测剖面中预设测点的位置信息,确定该测点的电场数据;根据该测点的电场数据和该磁场观测数据,处理得到该目标探测剖面的反演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根据该多个电道的电场观测数据、该电道对应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以及该目标探测剖面中预设测点的位置信息,确定该测点的电场数据的步骤,包括:逐一选取该目标探测剖面中预设测点的当前测点,对该当前测点均进行下述处理,直至该探测剖面中的测点均处理完毕,得到每个测点的电场数据:根据该当前测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电道中每个电道对应电极的位置观测数据,确定每个电道对应电极间的中心点位于该当前测点的预设观测窗口的观测时段;将每个电道在对应的该观测时段内的电场观测数据,确定为该当前测点的部分电场观测数据,得到该当前测点的多个部分电场观测数据;根据该多个部分电场观测数据,拼接得到该当前测点的电场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AMT剖面探测方法还包括: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卫星时钟信号;该卫星时钟信号用于同步上述电场信号和上述磁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