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4153.1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伶;龙斌华;刘剑;李新稳;陈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4 | 分类号: | D06F5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除湿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却除湿装置,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冷却水入口接头、冷却水出口和分隔板。分隔板设置在冷却除湿装置风道内的部分区域,将风道的部分区域分割为直接换热区域和间接换热区域;冷却水入口接头喷淋冷却水至分隔板且形成贴壁水流,冲刷分隔板;湿热空气从冷却除湿装置底部进入,一部分在直接换热区域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换热;另一部分在间接换热区域通过分隔板与冷却水实现间接换热。通过该冷却除湿装置,在不增加换热器体积的条件下,增大冷却水与湿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综合冷凝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及产品应用市场中,以带有烘干功能滚筒洗衣机为例,烘干系统多采用水冷换热方式,主要依靠向冷凝器内进冷却水跟桶内的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在冷凝器中沿一侧壁面自上而下流动,湿热空气自下而上被吸入冷凝器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空气湿度、温度降低后回到烘干风道内再次加热升温后进入洗衣桶内循环烘干。
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中的冷却水一般采用直接从冷凝器上部的入口流入,沿冷凝器内侧壁面流下,由于冷却水流速较快,同时水流覆盖面积较小,造成冷却水跟湿热空气的换热不充分,换热效率低。简单的通过增加冷却水量或增加风量的技术方案,首先是会增加水的消耗量;同时,风量的增加会将部分冷却水卷吸入烘干通道中,反而降低了烘干效率。
专利号CN104233737A公开了一种滚筒洗衣机用冷凝器,首先在冷凝器腔室内壁设置直接换热的冷却水流道,同时在冷凝器腔室外壁增设间接换热的冷却水夹层,冷却水与湿热空气有直接热交换过程和间接热交换过程,两过程同时进行,提高冷凝效率。但是,上述专利中冷凝器外壁增设冷却水夹层,增加冷凝装置体积,加工工艺复杂,冷凝过程耗水量增加,有夹层一侧温度较另一侧底,导致烘干通道内空气温度梯度增加,反而降低了烘干效率。
综上,针对如何优化提高冷却除湿装置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却除湿装置,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冷却水入口接头、冷却水出口和分隔板;其中,壳体内部形成一风道,进风口设置在风道底部,出风口设置在风道顶部,湿热空气由进风口进入风道,经出风口排出;分隔板沿风道流向设于风道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部分区域,将风道部分区域分隔成至少一个直接换热区和至少一个间接换热区;冷却水入口接头设置在直接换热区,将冷却水喷淋在分隔板面向直接换热区域的壁面上形成冲刷分隔板的贴壁水流;湿热空气进入冷却除湿装置的风道后,一部分在直接换热区域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换热;另一部分在间接换热区域,通过分隔板与冷却水实现间接换热;冷却水出口设置在冷却除湿装置底部,将换热后的冷却水和湿热空气凝结的凝结水排出。
通过本发明的冷却除湿装置,湿热空气从冷却除湿装置底部进入并经分隔板通过冷却水上进下出的水冷方式进行热交换后,低温干燥空气经所述冷却除湿装置顶部排出回到循环风机组件继续循环利用。其中换热板有冷却水流过的一侧与空气实现直接冷凝换热,相对应的换热板背面,即未有冷却水流过的一侧还可与空气实现间接冷凝换热;同时,冷却水入口接头与分隔板配合可增大冷却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综合冷凝换热效率。
可选的,通过循环风机组件为需要换热的湿热空气提供流动动力。循环风机组件包括风机、风道、加热器、进风口和送风口;风道内的空气通过风机驱动,当被加热器加热后形成干燥高温空气经送风口吹出进行烘干;烘干后形成湿热空气通过风机驱动进入冷却除湿装置进行热交换,形成干燥低温空气后再回到风道内进行循环。
可选的,冷却除湿装置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为弧形金属板,弧形金属板为两个,两个弧形板相对设置,且由两者的凸面侧相互靠近形成一中间夹道,中间夹道构成间接换热区;两个弧形板的凹面侧与其相对侧的壳体内壁之间分别形成两个直接换热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1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