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臭氧的脱硫脱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4366.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勇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7701 贵州省黔东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臭氧 脱硫 装置 | ||
1.一种基于臭氧的脱硫脱硝装置,包括气体接触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气盘(13);
所述气体接触箱(1)的顶部和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的内壁顶部和第一电机(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部输出轴和第一转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和气体接触箱(1)的顶部开设的孔洞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和导气环(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的底部贯穿臭氧气盘(5)的顶部开设的孔洞并和臭氧气盘(5)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环(7)的顶部和气体接触箱(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臭氧气盘(5)的顶部开设的孔洞和导气管(6)的底部连通,所述导气管(6)的外表面顶部通过轴承和导气环(7)的底部内侧开设的孔洞连通,所述臭氧气盘(5)的底部开设孔洞和臭氧排气管(11)的顶部连通,所述导气环(7)的左侧开设孔洞和臭氧进气管(8)的右侧连通,所述臭氧进气管(8)的外表面贯穿气体接触箱(1)的左侧顶部并和气体接触箱(1)固定连接,所述臭氧进气管(8)的左侧和臭氧发生器(9)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9)的底部和第一固定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0)的右侧和气体接触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臭氧气盘(5)的底部和连接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底部和烟气气盘(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烟气气盘(13)的顶部开设孔洞和烟气出口管(14)的底部连通,所述烟气气盘(13)的底部开设孔洞并通过轴承和烟气进口管(15)的顶部端口活动连通,所述烟气进口管(15)的外表面贯穿气体接触箱(1)的左侧并和气体接触箱(1)固定连接;
所述气体接触箱(1)的左侧和第三固定板(3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31)的底部和第二水泵(3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2)的底部和第二导水管(33)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导水管(33)的底部和冷凝器(34)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凝器(34)的底部和换热套管(35)的顶部开设的孔洞连通,所述换热套管(35)的底部开设孔洞和第二吸水管(36)的顶部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吸水管(36)的前侧端口和第二水泵(32)的后端连通;
所述气体接触箱(1)的底部和净化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体接触箱(1)的底部和第二电机(1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9)的底部和第二转轴(2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0)的底部和齿轮(2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1)的右侧和齿轮套(22)的左侧啮合,所述齿轮套(22)的内壁和混合气排气管(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合气排气管(18)的外表面顶部通过轴承和气体接触箱(1)的底部开设的孔洞活动连通,所述混合气排气管(18)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和蓄水盒(2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蓄水盒(23)的外侧和气体接触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盒(23)的左侧开设孔洞和第一导水管(30)的右侧连通,所述第一导水管(30)的外表面贯穿净化箱(16)的左侧并和净化箱(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30)的底部和第一水泵(2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6)的底部和第二固定板(2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7)的右侧和净化箱(1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6)的右侧和第一吸水管(28)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水管(28)的外表面右侧贯穿净化箱(16)的左侧并和净化箱(16)固定连接;
所述蓄水盒(23)的底部开设孔洞和出水管(24)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水管(24)的底部和喷淋头(25)的顶部连通,所述净化箱(16)的右侧开设孔洞和出气管(29)的左侧连通,所述净化箱(16)的底部右侧开设孔洞和排污管(17)的顶部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的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6)的内部储存有水,并且水面位于出气管(29)的下方和第一吸水管(28)的上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的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排气管(18)的外形为T形,并且混合气排气管(18)的左右两侧端口均位于水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勇,未经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3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杨酰苯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 下一篇:显示面板的补偿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