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敏感信息脱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4480.7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东;吕静贤;韩维;赵伟;徐胤;李杰;徐景龙;王海龙;戴振龙;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张岩龙 |
地址: | 3003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敏感 信息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敏感信息脱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到的监控图像;根据业务账号对应的目标人脸图像以及监控图像,确定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终端状态信息,该终端状态信息用于表征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一侧是否存在除该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目标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响应于业务账号在第一时间段内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根据业务账号对应的脱敏规则对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业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获取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脱敏信息;根据终端状态信息,输出业务信息或脱敏信息。能够根据终端显示界面一侧的监控图像确定终端是否安全,进而确定是否显示脱敏信息,提高脱敏信息显示的智能化程度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敏感信息脱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信息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可视化变形,实现对敏感隐私信息的可靠保护。在涉及客户身份信息或者一些商业性敏感信息的情况下,需要在不违反系统信息录入规则的基础上对信息中的真实数据进行改造,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卡号、客户号等信息都需要进行脱敏。相关技术中,针对于用户敏感信息的脱敏和显示,通常为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掩盖和替换操作,再在终端(例如,通讯运营商营业厅柜员机、银行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自动柜员机)、自动售票机或者移动终端)上输出与实际信息不同或残缺的脱敏信息,并在用户确认附近安全后,通过触发按钮将脱敏信息转换为实际信息。但是,该过程需要用户自行观察周围环境确认是否安全,智能化程度较低。并且无法应对在脱敏信息已切换为实际信息后周围环境内出现其他人员的情况,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敏感信息脱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敏感信息脱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到的监控图像,所述第一时间段为所述目标业务账号在所述目标终端上登录后的多个预设时间段中的任一预设时间段;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账号对应的目标人脸图像以及所述监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第一时间段内的终端状态信息,所述终端状态信息用于表征在所述目标终端的显示界面一侧是否存在除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对应的目标人员外的其他人员;
响应于所述目标业务账号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目标业务账号对应的脱敏规则对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业务信息进行脱敏处理,以获取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脱敏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状态信息,输出所述业务信息或所述脱敏信息。
可选的,所述监控图像包括:多个场景图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账号对应的目标人脸图像以及所述监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终端状态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场景图像中是否存在包含异常人脸图像的目标场景图像,所述异常人脸图像为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的人脸图像;
在确定所述多个场景图像中存在所述目标场景图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场景图像,以及,所述目标场景图像中包含的人脸与所述目标终端的显示界面之间的目标距离,确定所述终端状态信息;其中,
所述终端状态信息包括: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二状态信息,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显示界面一侧存在除所述目标人员外的其他人员,所述第二状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显示界面一侧不存在除所述目标人员外的其他人员;或者,
在确定所述多个场景图像中不存在所述目标场景图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状态信息。
可选的,所述监控图像还包括:每个所述场景图像对应的红外图像,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场景图像中是否存在包含异常人脸图像的目标场景图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