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式极地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4702.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段玉响;丁仕风;韩月;郑思洁;孙乾洋;顾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7 | 分类号: | F16F15/027;F16F15/00;F15B1/02;F15B21/02;B63H23/32;B63H2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极地 船舶 回旋 振动 主动 控制 装置 | ||
一种液压式极地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装置,所述补偿缸共三个,相邻两补偿缸之间呈120度并沿轴系径向分布。位移传感器将偏差信号输出至控制器中,经由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施加于伺服阀。伺服阀在变量泵与控制指令的驱动下,控制着主动缸上下油腔油液的运动,实现主动补偿。气液蓄能器作为缓冲装置实现被动补偿。主动缸、补偿缸、气液蓄能器通过中间过渡缸结合成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发生回旋振动时,气液蓄能器先补偿掉一部分振动能量并减小液压力的反作用力对船体的影响,然后位移传感器检测到活塞位置的变化,通过控制主动缸给系统施加外部液压力,从而实现轴系的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船舶振动与噪声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液压式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极地船舶轴系是实现破冰船发动机与推进器(一般为螺旋桨)的能量传递、同时又将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轴向推力通过轴系传给船体,推动船舶前进的系统,是破冰船动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推进轴系由于主机不均匀传递力矩、安装上的不对中、材料的不均匀、加工的不精确以及自身质量的不平衡,将会导致破冰船轴系的回旋振动。另外,不均匀的流场会引起破冰船尾部的扰动,进而使船舶发生共振。严重的回旋振动将会使螺旋桨轴锥形大端处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该应力又会因螺旋桨轴端螺帽松动、桨在锥部振跳而加剧。如果考虑到海水腐蚀作用而引起钢的弯曲疲劳极限急剧下降,则桨轴锥形大端将出现龟裂以致折损等重大疲劳破坏事故。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轴系回旋振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总结而言一般有两条思路:一种是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在推进轴系结构设计中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是规避共振频率区间;一种是对推进轴系结构附加控制器进行控制,包括被动、半主动以及主动控制等手段,控制回旋振动响应幅值。在船舶推进轴系结构设计中,可采用以下措施:(1)改变螺旋桨的材料和叶片数;(2)改变轴系自身尺寸(直径、螺旋桨轴的悬臂长度等);(3)合理布置轴承位置: (4)提高艉部船体的刚度;(5)提高轴的加工质量和安装对中精度;(6)改进轴承设计,提高轴承润滑性能;(7)在船型设计中尽可能选择不会使伴流场产生急剧变化的船型等。但是这些改善工艺的方法带来的减振效果有限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减振效果会逐渐变差。被动控制方法主要指不通过外部动力供应的方式对轴系进行振动控制,如给系统加装橡胶-硅油减震器。其优点在于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缺点是控制的精度与效率较差。主动式控制需要外部的能源供应,如通过压电作动杆、载荷传感器和辅助轴承将主动控制的作动力施加在靠近齿轮端的轴上。这种控制方式通过给系统施加外部作用力对轴系回旋振动控制,优点在于控制的精度效率高,缺点在于能耗高。半主动控制将被动式控制与主动式控制相结合,融合了被动式控制能耗低和主动式控制精度效率高的优点。液压传动技术是智能减振技术中的一种。液压传动装置具有防腐性好、结构紧凑、动态响应时间短、性能稳定,密封寿命长等优点。因此,针对舰船轴系传统减振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引入液压传动技术实现极地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智能减振的目的。
发明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常规的改善工艺方法和被动减振方法带来的减振效果有限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减振效果会逐渐变差,缺乏对系统的调节控制能力,而主动式减振虽控制的精度与效率较高,但是其能耗大。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极地船舶轴系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装置,包括:补偿缸5、中间过渡缸7、气液蓄能器10、主动缸8、伺服阀9、变量泵12、位移传感器13、控制器11。所述补偿缸5共三个,相邻两补偿缸5之间呈120度并沿轴系2径向分布。位移传感器13置于补偿缸5的活塞4上并将测得的位移信号与给定的信号相比较得到偏差信号,将偏差信号输出至控制器11中,经由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施加于伺服阀9。伺服阀9在变量泵12与控制指令的驱动下,控制着主动缸8上下油腔油液的运动,实现主动补偿。气液蓄能器10作为缓冲装置实现被动补偿。主动缸8、补偿缸5、气液蓄能器10通过中间过渡缸7结合成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发生回旋振动时,气液蓄能器10先补偿掉一部分振动能量并减小液压力的反作用力对船体的影响,然后位移传感器13检测到活塞4位置的变化,通过控制主动缸8给系统施加外部液压力,从而实现轴系的回旋振动半主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