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4997.6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新;杨仲涵;成涛;许发宾;陈力;刘鹏超;周伟;徐靖;黄静;王闯;刘贤玉;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E21B33/12;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大 海上 油气 储量 动用 范围 接力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钻井平台、第一防砂组件、第二防砂组件,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产平台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并将第一防砂组件送入至开发井的井底处;S2.从钻井平台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然后利用测距工具使接力井与开发井相连通,然后将第二防砂组件送入接力井的井底处;S3.向接力井中送入密封组件,然后检测其密封性。本发明能够提高单井油气产量,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提高油气藏采收率,降低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提高现有生产平台设施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南海西部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生产基地,目前每年生产油当量超过1100万方,经过长期高效开发,目前有部分油气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形势严峻,亟需调整和优化开发方案,充分挖掘老油气田内部储量及产量潜力,提升开发效果。目前现有生产平台周边邻近区域的油气储量基本已得到动用,其他储量较为丰富的边际区块远离生产平台,而且分布较为分散,新建平台开发方案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在现有生产平台设施中,如果采用常规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则会因为水平井段过长而导致摩阻扭矩偏高,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钻头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而且深部井段水力压耗大,极易引起地层漏失和储层污染,因此导致远离生产平台的油气储量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动用。
公开号为CN104919136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使用第三井参照来执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和方法,通过将第三井并入距离测量,电流发射、电流接收、和测量可以从目标井完全移动、从救援井部分地移动,增加了测量的深度和测量的完整性。
但上述方案仅能够用于距离测量,无法对油气田进行更为高效的开发及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能够提高单井油气产量,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提高油气藏采收率,降低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提高现有生产平台设施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钻井平台,还包括第一防砂组件、第二防砂组件,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生产平台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并将所述第一防砂组件送入至所述开发井的井底处;
S2.在步骤S1之后,从所述钻井平台使用钻具组合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所述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接着利用测距工具使所述接力井与所述开发井相连通,然后将所述第二防砂组件送入所述接力井的井底处;
S3.在步骤S2之后,向所述接力井中送入密封组件,然后检测其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砂组件包括第一盲管和与第一盲管相连通的第一筛管,所述第一盲管与第一筛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盲管上卡接有第一封隔器,所述第一筛管的端部设有浮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砂组件包括第二盲管和与第二盲管相连通的第二筛管,所述第二盲管与第二筛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盲管上卡接有第二封隔器,所述第二筛管的端部设有引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钻具组合与测距工具进行搭接,形成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2.在步骤S21之后,使用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从所述钻井平台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所述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4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式燃气表计数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高环氧树脂混凝土强度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