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应用的无人值守工业气体供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057.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新;陈晓军;杜剑民;王键;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安泰科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0 | 分类号: | F17C7/00;F17C13/04;F17C13/02;F17C13/00;F17D1/04;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雷丽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应用 无人 值守 工业气体 供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应用的无人值守工业气体供气装置,包括气源,气源通过供气管道连接有多个储气罐,多个储气罐通过供气管道及汇流排连接用气终端,气源与储气罐之间设置有止回阀,多个储气罐的出气口处均设置有弹性阀门,弹性阀门能根据所述储气罐中的罐体压力控制储气罐的出气口的启闭,汇流排的出气端的通过比例压力控制阀与供气管道连通,还包括压力变送器及云处理平台,云处理平台包括接收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处理模块和传输模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管道中气体的连续自动供气,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了人力成本,且供气压力稳定,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供气管道压力值进行智能供气,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供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云应用的无人值守工业气体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气体的供气装置一般是使用储气瓶通过汇流排直接进行供气,在供气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阀门以及压力和流量监测装置用于对供气管道中的气体进行监控以实现稳定供气,而且在供气设备多需要有人工监控并进行相应流程的操作,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而部分可实现自动控制的供气系统多依赖数量和种类繁多的阀门,当其中一个阀门发生故障则整个控制系统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且阀门种类和数量过多造成供气管道中气体压力的累计误差大,气体压力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应用的无人值守工业气体供气装置,包括气源,气源通过供气管道连接有多个储气罐,多个所述储气罐通过供气管道及汇流排连接用气终端,所述气源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设置有止回阀,多个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处均设置有弹性阀门,所述弹性阀门能根据所述储气罐中的罐体压力控制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的启闭,所述弹性阀门中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弹性阀门启闭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汇流排的出气端的通过比例压力控制阀与所述供气管道连通;还包括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比例压力控制阀与所述用气终端的供气管道上,用于监测该处供气管道中的气体压力;还包括纯化装置,所述纯化装置设置在供气管道上,所述纯化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纯化器,两个所述纯化器的进气端均设置有进气阀门,两个所述纯化器的出气端均设置有出气阀门;还包括云处理平台,所述云处理平台包括接收模块、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处理模块和传输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传输的指令与信号,并将指令与信号传输给所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分析指令与信号后将操作命令发送给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通过所述传输模块控制对应的终端作出指令;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设置有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压力阈值,所述压力变送器及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比例压力控制阀及所述止回阀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弹性阀门包括横向基座和纵向基座,所述横向基座和所述纵向基座内分别开有横向管道和纵向管道,所述横向管道与所述储气罐出气口处的供气管道贯通连接,所述纵向管道与所述汇流排进气口处的供气管道贯通连接,所述横向管道内设置有活塞片,所述活塞片通过弹性元件卡设在所述横向管道内,所述活塞片根据所述横向管道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沿所述横向管道移动进而实现所述横向管道和所述纵向管道的连通及阻断。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弹性阀门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管道内,所述固定盘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片连接,所述活塞片朝向所述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固定盘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导向杆通孔,所述固定盘上还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可选方案,还包括声光报警装置,所述声光报警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装置能够在所述压力变送器监测到的供气管道中压力持续低于所述存储模块中预先设置的压力阈值进行警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传输模块包括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以及基于3G/4G/5G的无线通信模式,所述接收模块为433M无线接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安泰科气体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安泰科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