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411.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韵淳;周维维;夏庆宇;王腾飞;袁月;邱轶;闫国杰;胡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C19/48;C04B28/00;C04B26/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柳燕 |
地址: | 200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钢箱梁 桥面 薄层 聚合物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所述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由环氧组分、纤维材料和级配矿料组成。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的生产制备方法,具体如下:S01、将干燥级配矿料,添加纤维材料拌和15s~60s;S02、加入环氧组分,拌和30s~60s后即可摊铺;S03、摊铺后应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本发明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采用潜伏型环氧组分,通过抗滑磨耗铺装上层的温度,促使本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完成最终的固化。通过二次固化方式,不但有利于降低本环氧聚合物混凝土的施工难度,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本环氧聚合物混凝土同铺装上层的粘结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面中所用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箱梁桥面板是焊接固定在正交异性结构梁和纵肋上,并且钢桥面体系柔性大、易挠曲,在车辆荷载、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点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桥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同一桥梁的不同部位,变形和受力也具有非常显著的区别,因而要求铺装层应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等;另外,钢板传热性较好,高温下施工时易出现变形,产生剪切力,这就要求铺装层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变形追从能力;同时由于钢板的反复变形,对铺装层与钢板的粘结力要求及抗脱层要求也更高。
对于钢桥面铺装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钢桥面铺装方案多种多样,就目前来看,钢桥面使用的沥青铺装,主要有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SMA)。这三种铺装材料在材料组成、性能、施工工艺上有很大的区别。但现有的三种铺装材料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其铺装层厚度一般为60mm~80mm,对于钢箱梁桥面来说,铺装层的恒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钢箱梁的承载要求,因此如果即可以减薄铺装层厚度,又能降低恒载,那么将可以降低钢箱梁的承载要求,具备优异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良好的柔性和变形追从能力、与钢板的粘结效果优秀的聚合物混凝土,其厚度仅为15mm~25mm。配合防腐层、粘结层、表面抗滑磨耗层,整体厚度约为25mm~65mm,可减少整体铺装层的厚度,有效地降低钢箱梁的承载要求,具备优异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钢箱梁桥面的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所述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由环氧组分、纤维材料和级配矿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环氧组分为环氧树脂,所述环氧组分占所述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总质量的比例范围为:6.5%~8.5%;
所述环氧树脂由添加增韧剂的变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主剂和固化剂、稀释剂组成。
优选地,所述添加增韧剂的变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主剂,所述增韧剂为端羟基丁腈橡胶、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的一种或二种;
所述增韧剂与液态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质量比范围为:0:100~40:60;
所述增韧剂与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100℃~120℃条件下预混。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潜伏型酸酐类固化剂,其主要为酸酐类固化剂、超配位硅酸盐、或固化剂、促进剂组成;
所述固化剂占所述环氧组分的质量比例范围为:10%~50%。
优选地,所述所述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厚度为15mm~25mm。
优选地,所述级配矿料范围为,通过4.7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90%~100%,通过2.36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35%~65%,通过0.075mm筛孔质量百分率为10%~16%。
优选地,所述纤维材料为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纤维材料占所述所述薄层环氧聚合物混凝土质量比例范围为0.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兴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