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热量自动控制冷却液启闭的电容器冷却循环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470.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雨昙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300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热量 自动控制 冷却液 启闭 电容器 冷却 循环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中频炉供电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根据热量自动控制冷却液启闭的电容器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干式电容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热筒,所述吸热筒的内部填充有热膨胀体,所述吸热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一。复位弹簧推动永磁体一复位,使永磁体一右侧的磁条排斥下方的永磁体二,使永磁体二带动挡块一下降,使冷却液进管处于关闭状态,使该装置可以根据温度状况,自动开启和闭合冷却液的进入,从而使在电容器负载时,可以自动开启冷却液的进入,当电容器不工作时,自动停止冷却液的进入,从而大大降低电容器的冷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频炉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根据热量自动控制冷却液启闭的电容器冷却循环组件。
背景技术
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目前,中频炉的供电系统多采用干式电容器做为电源,为中频炉的线圈供电。
现有技术中,干式电容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干式电容器通常固定在冷却箱的内部,使冷却箱内的冷却液对其进行降温,但是,目前,冷却液的通入不能根据箱内温度的状态自动控制,当电容器不工作时,箱内温度不会上升,但是冷却液还会循环通入,导致造成浪费的现象,此外,干式电容器在超负荷工作时,干式电容器的温度会急剧上升,导致冷却液不能及时对干式电容器进行降温,从而降低干式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热量自动控制冷却液启闭的电容器冷却循环组件,具备根据温度状态自动开启或闭合冷却液进入和具有过温保护的优点,解决了冷却液的通入不能根据箱内温度的状态自动控制,当电容器不工作时,箱内温度不会上升,但是冷却液还会循环通入,导致造成浪费的现象,此外,干式电容器在超负荷工作时,干式电容器的温度会急剧上升,导致冷却液不能及时对干式电容器进行降温,从而降低干式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根据热量自动控制冷却液启闭的电容器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干式电容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热筒,所述吸热筒的内部填充有热膨胀体,所述吸热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一,所述永磁体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吸热筒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永磁体二,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一,所述挡块一的下方设有挡块二;
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药室,所述储药室的内部填充有氯化铵溶液,所述储药室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双面金属条,所述双面金属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药管,所述储药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氢氧化钡。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进管和冷却液出管,所述冷却液进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与外部冷媒端连接,冷却循环管内的冷却液由冷却液进管进入冷却箱内,冷却箱内的冷却液由冷却液出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吸热筒靠近所述冷却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为铜块,铜块具有良好的吸热性。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一由两个左右对称且磁极相反的永磁条组成,所述永磁体二与右侧永磁条的磁极相同,永磁体二与右侧永磁条相互排斥,永磁体二左侧永磁条相互吸引。
优选的,所述挡块一与所述挡块二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挡块一与所述挡块二均呈梯形块状结构,挡块一与挡块二相互接触形成阻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雨昙,未经王雨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