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分子活力的系统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035.6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世杰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G01N33/543;C12M1/34;C12M1/36;C12N11/02;C12Q1/25;C12Q1/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向丹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分子 活力 系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分子活力的系统和应用,基于现有“流动体法”测量待测分子活力时的缺陷而提出,将待测分子如酶,或其作用的底物,或待测分子发挥其活力所需的辅因子等,其中之一固定在一个相对于流动体静止的载体上,形成对应的固定体;其他的成分保留于流体中,构成流动体。反应进行的同时,可连续检测底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若流动体干扰测量,则可容易地抛弃,保留固定体,进一步对固定体上残留的底物或生成的产物进行检测。由于没有流动体的干扰,可以方便地放大信号。所有的步骤都在一个容器和一台仪器里完成,可以方便地实现一体化、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分析分子活力的系统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测量分子活力的方法和应用及其涉及的分析系统、固定体、捕获体和流动体,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能够在生理条件下,高效率和高特性地催化生物化学反应。我们知道,生物体中酶的数量和种类是天文数字,相当一部分酶催化的生化反应相似但又有细微的区别。有些酶(同工酶),催化完全一样的生化反应,但表达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有些酶(酶的异构体),不仅催化完全一样的生化反应,而且表达在同一个细胞里。这些种类繁多的酶分工又协助,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酶活力是酶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研究发现,某个特定的酶活力的改变,往往导致一个特定的疾病。例如,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活力的下降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肺癌的关键性因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kinase-3β,GSK-3β)和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活力的上升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而这两个激酶活力的下降导致肝癌。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测量样品中某个特定酶的活力,而不是一类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也是筛选特效药物的关键。
测量生物样品中某个特定酶(待测酶)的活力,而不是一类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酶的数量和种类众多,同一类酶的功能高度相似;待测酶的含量很低,生物样品珍贵等。通常,研究者会在体外建立一个酶参与的分析系统,检测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变化,由终点法和速度法计算出这个体外酶促反应速率,它通常被定义为酶活力。毫无疑问,适当的分析系统是检测酶活力的关键。目前,几乎所有的用于测量酶活力的反应系统,都是单一的“流动体系统”,即酶与其作用的底物混合于同样的流动体中,其产物也在这个流动体里。在这个流动的混合物中,酶、底物和产物都是可流动或可移动的,它们都是“流动体”,因此,我们把它们称为“流动体法”。
在酶活力测量时,实现这种“流动体”的酶促体外分析系统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A.全流体法。整个生物样品与特异性底物共同孵育,样品与底物都是流动体,待测酶催化其作用的底物转化成产物,测定底物或产物的含量。对于这种方式而言,由于酶、底物和产物全部都是流体,因此,称为“全流体法”。
B.流体—悬浮物法。把待测酶用免疫沉淀法等方法从生物样品中纯化、分离出来,得到含有待测酶的沉淀物,然后,将这个沉淀物悬浮于流体的体外分析系统中,酶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测定底物或产物的含量。对于这种方式而言,虽然沉淀物本身是固态的,但它悬浮于溶液中,没有固定在一个位置,是一个可移动的物体(可被流动体所搬动),因此,这种方式被称为“流体—悬浮物”,也归纳为“流动体法”。
从目前的流动体法来看,每个成分如酶、底物和产物等都是可移动的,没有一个成分是固定的。在测量酶活力时,难以甚至无法分离其中的一个成分。因此,“流动体法”存在以下不可克服的缺陷:
A.无法方便地、特异地测量某个特定同工酶或亚型的酶活力。全流体法未将待测分子进行分离,使用的是整个生物样品,样品中的其他酶也可能参加酶促反应,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同类酶的总活力。在“流体—悬浮物法”中,虽然免疫沉淀法能将待测酶从生物样品中分离,提高了特异性,但是,分离过程繁琐、费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世杰,未经刘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洁式的猫砂
- 下一篇:一种变速箱壳体生产切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