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7128.9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邵丰伟;龚文斌;任前义;刘会杰;李光;尚琳;常家超;陆新颖;戴永珊;郑家驹;李邵前;王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宽带 卫星通信 系统 用户 接入 模拟 方法 | ||
1.一种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模拟系统采用GPU结合CPU的架构,其中:
用户接入模拟系统采用CPU进行用户接入模拟任务的控制与分配,包括用户定义、信号参数生成与读取;
用户接入模拟系统采用GPU以用户为单位,并行完成多个独立用户的接入信号生成;
用户接入模拟系统采用GPU构建用户控制算法和数字信号生成算法的运行环境,以保证用户接入模拟的实时性;
所述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包括用户模式控制模块及数字信号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模式控制模块根据模拟场景配置任务参数,所述任务参数包括用户数量、用户类型、用户比例、分布区域、分布方式及用户流量,每项任务参数均提供至系统内置模型;
所述用户模式控制模块进行用户位置和用户接入行为的模拟,其中,根据需求设定用户数量和用户位置,用户的接入分为随机接入模式及定时循环接入模式;
所述数字信号生成模块根据用户模式控制模块生成的用户数量、用户的特征识别码及用户信号产生的时序,通过GPU并行线程的方式生成数字基带信号,以保证多用户数字信号生成的实时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模拟系统还包括接口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接口通信模块通过光纤与其他分系统进行通信,所述其他分系统包括环境信道模拟系统、通信卫星模拟系统、运行模拟系统、效能评估系统、地面运控模拟系统及地面测控模拟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CPU读取根据模拟场景配置的任务参数,以获取用户接入模拟任务,确定仿真接入场景;
CPU根据仿真接入场景统一调度每个用户的接入时间,和/或每个用户信号的生成时间参数,根据接入协议支持随机接入模式和定时循环接入模式,将用户信号的生成时间参数传输至GPU开辟的存储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工作流程还包括:
建立GPU线程结构,GPU包含M个并行线程块,每个并行线程块内支持运行N个线程,N个线程中的K个线程以用户为单位,每个线程独立完成一个用户信号的生成任务,剩余N-K个线程完成信号合路任务;
CPU根据用户数量和分布区域对GPU的用户信号的生成任务进行分配,确定GPU每个线程对应的用户,为保证任务均衡,以波位为单位进行分配,同一波位内的用户分配至同一个线程块内的多个进程,以使每个线程块内总的用户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工作流程还包括:
定义一个线程块内分配的波位数为P个,每个波位内的模拟用户数量为Ui个(i=1,2,3,…,P),则存在以下约束关系:N-K≥P,
GPU根据被分配的任务,读取存储空间预存的信号参数,并行执行用户信号生成任务,将生成信号存入存储器;
当仿真接入场景的用户总数大于GPU所能支持的总线程数时,任务分块执行,以波位为单位,执行完一批波位内的全部用户信号生成任务后,将生成的信号存入存储器,继续执行下一批波位内的全部用户信号生成,直至全部信号生成完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工作流程还包括:
GPU每个线程块内负责执行合路任务的线程,根据每个信号的接入时间对信号进行排序与合路,以波位为单位,对同一个波位内的全部用户接入中频信号执行合路,每个波位对应一路信号,经过量化处理后回传至本地内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接入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工作流程还包括:
本地内存的数字中频信号为用户接入模拟系统的输出,该数据配合宽带通信星座地面试验验证系统,利用光纤适时传输至其他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1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椎可调节定点回纳复位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生成物品的重量信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