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施工用防倒灌回流的井盖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7702.0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杨建;张洁;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施工 倒灌 回流 井盖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防倒灌回流的井盖及其装配方法,包括井盖底座、井盖主体和活动渗漏组件,其延伸外壳中的垂直导轨中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活动渗漏组件,当进行道路积水疏通时,积水通过主盖板内的渗水孔向下进入活动渗漏组件内的蓄积液槽外壳中,并由重力的作用向下压缩限位支撑板,同时排水孔的垂直位置向下移至密封套层的下方,而积水则从排水孔排出,而当下水道中的污水发生倒灌时,污水上涌至延伸外壳内,蓄积液槽外壳则在内浮力板和外浮力板的浮力作用下向上位移,使排水孔与密封套层水平或排水孔位于密封套层的上侧,从而使污水无法从排水孔进入,其有效防止了倒灌回流的发生,方便于道路中各处井盖的疏通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防倒灌回流的井盖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其规划设计完毕后,通常由施工队进行道路的整体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其中井盖是道路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配件,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现有技术的道路施工用井盖通常用作道路的积水疏通等工作,而当经过暴雨或地下水道的疏通不及时的情况下,下水道中蓄积的污水会向上倒灌,并从井盖处向外渗漏,从而导致道路中各处的井盖难以疏通管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防倒灌回流的井盖及其装配方法,该井盖的井盖主体内设置延伸外壳,其延伸外壳中的垂直导轨中安装可上下滑动的活动渗漏组件,当进行道路积水疏通时,积水通过主盖板内的渗水孔向下进入活动渗漏组件内的蓄积液槽外壳中,并由重力的作用向下压缩限位支撑板,同时排水孔的垂直位置向下移至密封套层的下方,而积水则从排水孔排出,而当下水道中的污水发生倒灌时,污水上涌至延伸外壳内,蓄积液槽外壳则在内浮力板和外浮力板的浮力作用下向上位移,使排水孔与密封套层水平或排水孔位于密封套层的上侧,从而使污水无法从排水孔进入,防止了倒灌回流的发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施工用防倒灌回流的井盖,包括井盖底座、井盖主体和活动渗漏组件,所述井盖底座的内部安装井盖主体,所述井盖主体的内部安装活动渗漏组件。
所述井盖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内环座、内嵌卡板、内嵌螺栓、内活动槽、复位弹簧、活动顶块、内嵌弹簧槽、末端卡块和安装螺栓槽,所述底座外壳的中心处内壁上设有内环座,所述内环座上设有内活动槽,所述内活动槽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末端安装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与复位弹簧的接触部位设有内嵌弹簧槽,所述活动顶块的前端设有末端卡块,所述底座外壳的外侧中心处设有内嵌卡板,所述内嵌卡板上安装内嵌螺栓,所述内环座的上侧设有安装螺栓槽。
所述井盖主体包括主盖板、保护栏、漏水凹口、固定螺栓、渗水孔、延伸外壳、密封套层、定位嵌口、限位块、液槽弹簧、垂直导轨、底端开口、支撑弹簧和限位支撑板,所述主盖板的上侧设有保护栏,所述保护栏的侧面设有漏水凹口,所述主盖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所述主盖板上设有渗水孔,所述主盖板的下侧设有延伸外壳,所述延伸外壳的下半段侧面安装密封套层,所述延伸外壳的上半段外侧面设有定位嵌口,所述延伸外壳的上半段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侧中心处设有液槽弹簧,所述限位块下侧的延伸外壳内壁上设有垂直导轨,所述延伸外壳的底端中心处设有底端开口,所述底端开口上端外侧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侧设有限位支撑板。
所述密封套层包括外安装板、卡嵌套管、密封内塞、密封衬垫和密封螺栓,所述外安装板的内侧设有卡嵌套管,所述卡嵌套管的内侧安装密封内塞,所述外安装板的外侧设有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的内部安装密封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加工车床的除碎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内孔壁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