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7732.1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杨建;张洁;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5/04 | 分类号: | B23D15/04;B23D15/14;B23D33/00;B23D35/00;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井盖 生产 弧形 切边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属于不锈钢井盖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架连接在旋转架上,旋转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导向座,环形导向座嵌在支撑架的内侧端面上,旋转架上设置有切边刀,切边刀通过调节结构安装在旋转架上,切边刀的下方设置有不锈钢井盖,不锈钢井盖放置在操作台上。本发明的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不需要人工对弧形边进行切边,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使弧形切边效率高,切边刀需要拆卸维护时,切边刀可从安装座上拆卸下来,使切边刀安装或拆卸便利,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井盖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很高的抗压、抗弯、抗冲击的强度,有韧性,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井盖被压碎及损坏现象,能彻底杜绝“城市黑洞”事故的发生;2、外观美,井盖表面花纹设计精美,颜色亮丽可调,美化城市环境;3、使用方便,重量轻;4、防盗,根据客户需要并设有锁定结构,实现井内财物防盗;5、耐候性强,能在-50℃~+300℃环境中正常使用;6、耐酸碱、耐腐蚀、耐磨、耐车辆碾压,使用寿命长。
井盖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对井盖的弧形边进行切边,目前井盖的弧形边切边的方式,多为人工进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使弧形切边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不需要人工对弧形边进行切边,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使弧形切边效率高,切边刀需要拆卸维护时,切边刀可从安装座上拆卸下来,使切边刀安装或拆卸便利,便于维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架连接在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导向座,所述环形导向座嵌在支撑架的内侧端面上,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切边刀,所述切边刀通过调节结构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切边刀的下方设置有不锈钢井盖,所述不锈钢井盖放置在操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杆、滑块、连接架和液压缸,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旋转架的外侧端面上,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丝杆,丝杆远离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架的内侧端面上,丝杆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锁紧机构安装有切边刀。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还安装在导向柱上,导向柱的两端均安装在旋转架的内侧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还套设在限位柱上,平行排列的限位柱均安装在连接架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基座、伸缩弹簧、伸缩导向杆、锁紧板和锁紧插杆,基座安装在安装座上,基座靠近安装座的一侧端面的两端均通过伸缩弹簧和伸缩导向杆安装有锁紧板,锁紧板上安装有锁紧插杆,锁紧插杆插进安装座延伸至切边刀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板上安装有拉杆,拉杆穿过基座连接在拉柄上,所述拉柄位于安装座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井盖生产用弧形切边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不锈钢井盖放置在操作台上,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并驱动丝杆旋转,丝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可带动滑块在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平移,滑块平移可使连接架和切边刀也随之平移,直至切边刀移动至合适的切边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7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