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8030.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毕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飞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02;H01R13/64;H01R13/58;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连接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路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与电缆电线固定套,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安装有第三连接壳,在第一连接壳一侧安装有第一保护壳,在第二连接壳一侧安装有第二保护壳,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之间对称设置,电缆电线固定套为筒状。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进行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壳或第二连接壳内的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完成相应股数的线路进行固定,通过第三固定装置与第四固定装置完成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的定位与固定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一般分类有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电缆的额定电压等于或大于所在网络的额定电压,电缆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5%。除在要移动或振动剧烈的场所采用铜芯电缆外,一般情况下采用铝芯电缆。敷设在电缆构筑物内的电缆宜采用裸铠装电缆或铝包裸塑料护套电缆。直埋电缆采用带护层的铠装电缆或铝包裸塑料护套电缆。移动机械选用重型橡套电缆。有腐蚀性的土壤一般不采用直埋,否则应采用特殊的防腐层电缆。在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应采相应的电缆护套。垂直或高差较大处敷设电缆,应采用不滴流电缆。环境温度超过40℃时不宜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但是在进行使用时,现在的电缆连接器在进行使用时候时,往往会发生连接连接不牢固,转接线头时转接头内的线路连接不够进而发生的不合适的情况,使工作人员到达相应的转接位置时,不能进行有效的电缆转接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使用时,现在的电缆连接器在进行使用时候时,往往会发生连接连接不牢固,转接线头时转接头内的线路连接不够进而发生的不合适的情况,使工作人员到达相应的转接位置时,不能进行有效的电缆转接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电缆插拔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壳、第二连接壳与电缆电线固定套,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壳与第二连接壳之间安装有第三连接壳,在第一连接壳一侧安装有第一保护壳,在第二连接壳一侧安装有第二保护壳,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之间对称设置,电缆电线固定套为筒状,在电缆电线固定套内部设有一组毛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对称设置且能够完成配合连接,在第一壳体处于第二壳体上方,在第二壳体内部设有一组第一固定柱,在第一壳体上设有一组第一固定孔,每个第一固定孔与相应的第一固定柱,通过相应的螺丝进行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安装有一组第一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滑槽,在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均放置在第一滑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每个第二固定板下均设有压槽,在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第三固定孔,两个第三固定孔均设置在压槽两侧,在第二壳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盲孔,每个第一盲孔均与相应的第三固定孔对应设置,在每个第三固定孔内均设有固定螺栓,每个固定螺栓均穿过相应的第三固定孔并与相应的第一盲孔螺纹连接,第一盲孔内设有绝缘防爆材质,第一壳体内侧安装有卡板,卡板均与相应的压槽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飞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飞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