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9044.9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孙涛;沙战;王龙龙;窦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所采用的定位卡具包括挡板部件、设置在所述挡板部件上的横梁(1)和设置在横梁(1)上的定位卡具,所述定位卡具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的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杆包括穿设在横梁(1)中的螺杆(7)和与螺杆(7)底部一体成型的定位杆(8),所述调节手柄包括套设在螺杆(7)顶端的螺母(3)和设置在所述螺母(3)上的手柄(2),所述手柄(2)位于横梁(1)的上方;所述挡板部件包括设置在横梁(1)的一端的第一定位板(4)和设置在横梁(1)的另一端的第二定位板(10);所述螺杆(7)上端焊接有方向杆(13),所述方向杆(13)的顶部高于手柄(2)的顶部,所述螺母(3)的下表面和横梁(1)的顶部相贴合,所述定位杆(8)包括与螺杆(7)连接的弧形连接部(8-1)和与弧形连接部(8-1)一体成型的水平杆部(8-2),所述水平杆部(8-2)与横梁(1)平行布设;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筋骨架的焊接:
焊接钢筋骨架(11);其中,钢筋骨架(11)包括上排钢筋和下排钢筋,以及沿所述上排钢筋和所述下排钢筋长度方向焊接的箍筋(11-3),所述上排钢筋包括多个上钢筋(11-1),所述下排钢筋包括多个下钢筋(11-2);
步骤二、模板支设及定位卡具的安装:
在钢筋骨架(11)外侧支设模板,并在模板顶部安装多个定位卡具;
步骤三、钢筋骨架的调节:
通过多个定位卡具对钢筋骨架(11)距离模板底部的间距进行调节的方法均相同,其中,通过任一个定位卡具对钢筋骨架距离模板底部的间距进行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旋转手柄(2),手柄(2)转动带动螺母(3)旋转,螺母(3)旋转带动螺杆(7)上下移动,直至定位杆(8)上的水平杆部(8-2)的顶面和上排钢筋的底部相齐平;
步骤302、操作方向杆(13)反向旋转,方向杆(13)反向旋转带动螺杆(7)上的定位杆(8)反向转动,以使定位杆(8)上的水平杆部(8-2)贴住上排钢筋;
步骤303、反向旋转手柄(2),通过螺杆(7)带动定位杆(8)向上移动,定位杆(8)中水平杆部(8-2)钩挂所述上排钢筋提升,以使钢筋骨架(11)距离模板底部的间距满足混凝土保护层设定值;
步骤304、在钢筋骨架(11)底部和模板底部之间设置混凝土垫块;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并拆卸定位卡具:
步骤40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拆卸定位卡具,具体过程如下:
旋转手柄(2),手柄(2)转动带动螺母(3)旋转,螺母(3)旋转带动螺杆(7)移动,直至螺杆(7)上的定位杆(8)脱离上排钢筋,调整方向杆(13),方向杆(13)带动螺杆(7)上的定位杆(8)转动,将定位杆(8)调整至上排钢筋之间的空隙处,握住手柄(2)取出定位卡具;
步骤402、将浇筑的混凝土顶部抹平并养护,得到预制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4)和第二定位板(10)均包括与横梁(1)底部连接的上连接板(4-1)和与所述上连接板(4-1)连接且呈垂直布设的竖向板(4-2),所述第一定位板(4)和第二定位板(10)对称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0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