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9050.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硕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4 | 分类号: | G01B7/34;G01B7/30;G01B5/0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制造 抛光 水平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壳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框,多个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移动块,多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本发明中,通过固定框、电阻线圈、接触片、第一弹簧等的配合,可以对板状组成件的横向和纵向的水平进行检测,并且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可以进行复位,重复的对板状组成件进行检测,并且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及时处理,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在进行智能电子产品制造时,对零件的要求比较严格,要保证零件的抛光度和表面的平整,其中板状的组成件,现在一般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测量,从板状组成件中进行抽检,操作繁琐,劳动量大,不能保证产品整体质量,由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可以检测板状组成件表面的平整和抛光度,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抛光水平度检测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壳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外侧套接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框,多个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移动块,多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底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第二移动块,多个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位于同一所述固定框底部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有连接块,多个所述第一移动块远离固定框侧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的一端,位于同一所述固定框内的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壳;
多个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多个所述固定壳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杆,多个所述滑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多个所述固定框的內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承托杆,多个所述承托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阻线圈,多个所述电阻线圈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接触片,所述底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左、右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远离限位壳侧壁的一侧均啮合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触头,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与第二齿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固定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限位壳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齿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块,两个所述滚轮块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限位壳的内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条靠近限位壳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限位壳的内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接触片与套壳的内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硕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硕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