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9457.7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源;刘钢波;秦雨;葛刚磊;陈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钢桥顶推 施工 辅助 装置 方法 | ||
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若干辅助单元(1),辅助单元(1)上端固定在变截面钢桥(7)底部,辅助单元(1)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辅助单元(1)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4),底板(4)下部排列有具有若干滑槽,滑槽的排列方向沿变截面钢桥(7)纵向。本发明的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通过在变截面钢桥下预先焊接若干高度变化的辅助单元,使得在滑移轨道上方的钢桥底部呈水平面,降低了顶推施工的难度。本发明的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构造简单、施工简便,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桥梁的安装方法有很多,一般主要采用大型吊车、架桥机吊装就位,但是在施工场地狭小、施工作业面紧张、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相关条件的约束下,有些工程中的钢箱梁就无法采用常规的吊装方法进行吊装就位。顶推法能够打破施工现场环境的限制,完成大跨度钢结构桥梁的安装。以往顶推法多适用在等截面高度钢桥的施工,对于变截面钢桥,由于钢桥梁底线型为圆弧型或者抛物型,为顶推法施工造成了困难。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顶推法多适用于等截面高度钢桥的施工,对于变截面钢桥,由于钢桥梁底线型为圆弧型或者抛物型,造成顶推法施工的困难。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及方法,使得在滑移轨道上方的钢桥底部呈水平面,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辅助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若干辅助单元,辅助单元上端固定在变截面钢桥底部,辅助单元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支撑结构和底板,支撑结构上端固定在所述变截面钢桥底部,支撑结构下端固定在水平的底板上,所述若干辅助单元的底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底板下部排列有具有若干滑槽,滑槽的排列方向沿变截面钢桥纵向。
优选的,所述滑槽由并排焊接于底板下部的两个挡块构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竖直的H型钢和加劲板。
优选的,所述H型钢为两块,加劲板包括一块长加劲板和四块短加劲板,两块H型钢的腹板平行,两块H型钢的内侧翼缘焊接在长加劲板的两端,四块短加劲板垂直焊接于腹板两侧,且长加劲板两侧的短加劲板还和长加劲板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四块短加劲板位于所述腹板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的排列间距是4.5-5.5m。
优选的,所述辅助单元上端焊接于所述变截面钢桥底部的钢梁横隔板的正下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截面钢桥顶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变截面钢桥的梁底曲线、标高确定滑移轨道顶面的标高;
S2:根据梁底标高和滑移轨道顶面标高差值制作上述辅助单元;
S3:将各辅助单元以一定间隔固定在变截面钢桥底面,各辅助单元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S4:进行顶推施工时,辅助单元的底部卡在滑移轨道上进行顶推滑移,顶推施工完成后,去掉各辅助单元。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各辅助单元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梁横隔板正下方,所述步骤S4中,以切割的方式去掉各辅助单元,此外,各辅助单元也可以以螺栓、卡接等方式固定在钢梁横隔板正下方。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9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